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如图是新中国某一时期的宣传画,画中的人物是两名武汉医学院的学生,宣传标语为“我们同矿石一起炼成钢!”画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B.促进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C.改善了原有的经济结构D.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2 . 一五计划之后,我国又制定二五计划(1958—1962)和三五计划(1966—1970)。如图是我国1970年前某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发展状况示意图(单位:万吨)。对此图判断正确的是
A.一五时期重工业的发展非常迅速B.二五时期国民经济比重一度失衡
C.三五时期左倾错误影响经济发展D.经济调整导致了轻工业产值下降
2021-03-28更新 | 28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电视连续剧《谷文昌》中有这样的情节:“大跃进”期间福建省东山县被上级要求大炼钢铁,县委书记谷文昌结合东山没有铁矿石、没有煤炭、沿海地带等实际情况反对大规模开展运动而被上级批评,但却受到东山百姓的热烈欢迎。这说明
A.一些干部群众自觉抵制“左”倾错误B.新中国成立后对沿海地区管理存在疏漏
C.“大跃进”仅局限于舆论界大肆宣传D.解放生产力应遵循先内地后沿海的顺序
4 . 与如图现象有关的是
A.“一化三改造”B.中共八大
C.“三面红旗”D.文化大革命
5 . 下图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得到了改善B.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D.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失误
2021-01-21更新 | 271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1958年,中国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人雀大战(如下图)。 当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在几年内“消灭麻雀”的指示,认为麻雀吃粮食破坏生产与人争食,应该消灭。1959年春,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树木发生了严重的虫灾。这表明
A.雀灾成为粮食大减产的主要因素B.计划经济体制使生产积极性高涨
C.群众运动带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D.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科学发展理念
7 . 下图是1960发行的5元纸币。纸币正面炼钢工人表情果敢坚毅,重心前倾,钢钎所指之处配以放射状底纹,沉稳里透出勃勃生机,堪称世间杰作。曾被国际纸币协会(IBNS)评选为“年度最佳纸币”。纸币正面的炼钢工人图
A.反映大炼钢铁发展生产的景象B.改变工业落后局面的时代缩影
C.继承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D.注重表现创作者的艺术想象力
8 . 1957—1960年中国经济统计资料(单位∶亿元),该图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界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刺激B.国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
C.对当时国情缺乏理性认识D.长期学习苏联模式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末期,秦蜀守李冰在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时候,考虑这项工程所要发挥的功能依次是防洪、航运和灌溉。创建期的都江堰,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互相影响的水利系统。两宋时期,拥有分水、导流、引水和溢洪排沙综合功能的工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都江堰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水利工程已经进入了成熟期。(都江堰的管理也更加完善,不仅形成了稽查、水政和工程三个互相制约的管理体系,而且都江堰还成为国家水利工程,朝廷派出御史领提举官,到灌区巡视,代表中央政府监督岁修工程质量和经费使用情况,地方上则设置各级官员共同负责灌区的水政和都江堰工程的管理及岁修活动。成熟期的都江堰内江灌区共分出4条干渠,灌溉面积超过200万亩。

——摘编自曹玲玲《作为水利遗产的都江堰研究》

材料二   “大跃进”后期最有名的水利工程是河南省林县的红旗渠。红旗渠于1960年2月开始修建。经10年奋战,于1969年7月完工。红旗渠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参与民工7万人,先后有81位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加上分干渠、支渠、斗渠,共计长约1500公里;10年间,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尽管林州人民为此工程付出了巨大代价,而且自90年代以来,出现水源不足,渠道老化等问题,但运行30年间,解决了全县严重干旱的问题;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达54万亩。

——摘编自李克军《如何评价“大跃进”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都江堰建设为例,概括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红旗渠修建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旗渠的修建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