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1 . 下图是中国现代史上某一时期创作的一幅宣传画。该宣传画反映的事件
A.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B.体现了人民经济建设的热情高涨
C.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D.改变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策略
2021-01-2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58年的《人民日报》社论写道:“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1亿人向自然大进军,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大跃进”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21-01-2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得到了改善B.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D.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失误
2021-01-21更新 | 271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1957年我国拖拉机及机耕面积完成情况。由此可见,当时
计算
单位
1957年
计划实际比计划增长%
拖拉机标准台514612000133.2
机耕面积万亩7582754263.3

A.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B.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
C.农业集体化全面实现D.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
2021-01-1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B.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
2021-01-19更新 | 215次组卷 | 49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56年,中共八大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1958年开始,“多快好省”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基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保守作风延缓了社会主义改造进程B.当时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
C.中共八大的正确主张没能得到坚持D.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亟需解放
7 . 如图为重庆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年画《龙凤呈祥》,描绘了“麦穗飞凤、钢水化龙”的景象。该作品体现出
A.男女平等观念已深入人心B.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C.国民经济实现均衡性发展D.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背离
8 . 潘桂山是湖北省大冶县木栏村村民,在他家里,保存着从1982年到2018年的8本家庭账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1年之前,一直过的是集体生活,每年靠工分分点粮食,家庭账本上能记的主要是工分。1981年,分田到户后,潘桂山和妻子才有了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收入,这笔收入还是靠卖菜所得。

1984年,潘桂山一家每个月都有进账:元月份农副业收入71.72元、2月份收入92.43元、3月份收入88.79元年下来,收入达到952.17元。

1987年,账本记录支出更详细:2月14号付铁山早餐款0.80元;3月28号付肉一斤1.8元;3月29号付火柴10合0.26元;3月31号付白酒一斤0.96元。

1993年,潘桂山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他发展蔬菜生产,修建村级公路,带头创办企业,带领村民致富,木栏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1998年,家庭账本里,除了日常饮食开销外,还记有煤气一坛50元;大哥大费63.36元;电话费151.59元……。这一年,潘桂山的家庭年收入超过了7万元。

2012年,潘桂山全家总收入超过了12万元。

——摘编自汪涛《36年家庭账本记录时代变迁》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潘桂山家庭账本如何反映中国农村的时代变迁?
2021-01-1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等三校2021届高三1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某新闻报道记载: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和此则新闻关系密切的事件是
A.三大改造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个人生命口述史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更在于每一个社会化的生命个体都是历史与社会、时间与空间的结点。以下是陕西佳县泥河沟村村民口述史的节选:

受访者:武继龙,1947年生,曾担任生产队队长

我十二三岁就开始过集体生活,16岁参加劳动算半个劳力,当时给5工分。

1962年,枣树大部分归集体所有。如果个人原先有枣树,那就留下两棵,剩下的归集体;如果原先没有,就将收归集体的枣树分两棵出来留给个人。这是为了让个人生活能有保障。

受访者:武买保,1955年出生,曾任村小学教师、村委会主任

1981年土地就承包给个人了,那是我们泥河沟重要的一年。在那之前都是集体经济,打的粮食按照人口还有工分分着吃。

2000年由乡政府推荐,通过佳县人民代表大会我当选为榆林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期五年。那时我是村长,1998年7月12日在戏台上通过选举成为村委会主任,2001年8月卸任。

受访者:武小斌,1982年出生,2015年任村委会副主任

泥河沟主要的变化就是从2014年开始的,最大的变化就是人的变化,思想上转变挺快的。来的人多了,泥河沟接触到外面的人也多了。

——摘编自孙庆忠《村史留痕:陕西佳县泥河沟村口述史》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口述史的史料价值。

2021-01-12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