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960年到1965年,中共中央加强对国民经济各方面关系的调整,巩固已有发展成果,充实一些部门的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由此可知,这时期的工作重点是(     
A.一化三改B.赶英超美C.八字方针D.三线建设
2 . 下图是1960年2月某杂志刊登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是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最普通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人林县建成的“人造天河”。它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的恶劣生存环境,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A.人民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气质B.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C.农村经济工作调整取得明显成效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2021-09-12更新 | 5900次组卷 | 57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内的经济设计师主张农村回到合作社的体制,制定更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规划,与苏联进行有限的合作。”这表明
A.一些党内人士认识到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B.中苏友好同盟关系的裂痕已经开始出现
C.党内存在着企图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空想
D.中共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趋于保守
2021-05-10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17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