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紧急指示信》中强调“要实行包产、包工、包成本和超产奖励制度”。之后安徽、湖南、广西等省农村纷纷进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试行工作。到1962年,全国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民已超过20%,安徽省更是达到80%。这一制度的试行
A.适应了农业经济恢复的需要
B.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C.说明人民公社体制逐步瓦解
D.说明农村所有制成分发生改变
2 .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如图为《中国(1952—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导致其中城市化率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农村大发展
B.三年经济困难人口大量减少
C.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
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3 . 建国后的某一时期,河南焦作市曾出台措施规定:生产队以原高级社的生产小队规模为基础,全市现有生产队2039个,应调整为3270个。最终,全市共退赔土地20726亩,房屋66346间,生猪14123头,羊21485只,并赔偿无偿调用劳力损失,群众深表满意。这些措施的出台表明
A.土地改革运动存在一定阻力
B.农业合作化运动在顺利推进
C.国民经济调整工作逐步展开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4 . 1954~1959年,我国国内各年人口迁移率均在30%以上,迁移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1960年迁移率达50%,但迁移人口主要来自城市。这一变化是由于
A.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B.农村改革初见成效
C.户籍管理制度变化
D.计划经济体制调整
5 .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2019-09-27更新 | 298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
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B.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C.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2021-06-11更新 | 167次组卷 | 4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1953~19571958~19621963~1965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
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

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结构现状
B.经济发展规律
C.国家经济政策
D.国际关系格局
8 . 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用党内通信的形式写信给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干部说:“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性。例如,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毛泽东此信件
A.认识到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B.是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反思
C.提出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理论
D.具体总结了“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9 . 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2019-01-30更新 | 1935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共中央1961年发出《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到年底全国职工减少800万,城镇人口减少1000万左右,减少供应城镇商品粮三四十亿斤、生活用煤二三百万吨。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八字方针”的调整
B.中苏关系的恶化
C.知识分子上山下乡
D.“左”倾思潮的影响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