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八字方针,其中“调整”的主要含义是
A.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B.调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C.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
D.调整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实施“一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2019-08-14更新 | 194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1年云南省武定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3 . 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上述现象符合当时
A.人民公社体制被废除
B.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C.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
D.“左”倾错误的彻底纠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图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经济政策的变化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D.中苏关系的变化
2019-01-30更新 | 1558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62年7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印发的《关于印发农村生产资金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中明确指示“信用社应当恢复1957年以前的管理体制,即信用社应当是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资金独立,自负盈亏,公社不得挪用或者支配信用社的资金。”这一措施
A.使“大跃进”以来的错误得到有效纠正B.加速了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
C.有利于国家权力与农民利益的协调D.扩大了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
6 . 1961年3月,安徽省委决定实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到秋末,扩大到全省生产队总数的85.4%。这项政策
A.试图纠正农村“左”倾错误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提高了人民公社化的水平
7 . 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各城镇精简职工队伍,到年底职工减少了872万,城镇人口减少1000万左右。1962年—1963年又减少职工1000多万人,减少城镇人口1600万左右。其直接原因是
A.粮食供应紧张
B.疏散人口准备战争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左”倾错误的扩大
8 . 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19-01-30更新 | 12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卷
9 . 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A.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
B.极大影响了农业合作化的开展
C.推动了人民公社的建立
D.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10 . 1963年,刘少奇曾说:“党委和政府超脱一点,不好吗?站在公司之上、矛盾之上,有问题我们来裁判,不要做当事人……生产由公司、工厂去经营。”这说明当时
A.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国家经济体制开始了变革
C.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性加强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显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