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5 道试题
1 .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状况的结论是
A.追求高速度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B.三年经济困难造成经济巨大破坏
C.压缩投资以实现国民经济调整
D.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2 . 上海从1959年开始,出现了如下表所示的用工单位退工情况。这表明当时(       
合计正式职工家庭妇女
1959年上半年6.55万3.39万3.16万
1961年第三季度10.1万6.6万3.4万(含少量临时工)
1962年上半年20.48万15.4万5.08万

A.妇女的社会地位急剧下降B.基层行为与宏观经济政策相悖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艰巨D.技术革命是影响调整的主要因素
3 . 下表是国家计委对原定的1961年计划所作的调整,造成该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基本建设投资粮食
调整前167亿1900万吨4100亿斤
调整后87亿850万吨2700亿斤

A.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B.左”倾错误的结果
C.政府收缩发展的战略D.新的调整方针的提出
2016-05-2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清江中学高三考前一周双练冲刺模拟(四)历史卷
4 . 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63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市镇户籍迁移人数农村户籍迁移人数
1956634-573
1957419-117
1958521-306
19591436-942
1961-498-110
1962-13791018
1963-44840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C.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
D.城市化缺乏经济支撑
5 . 如表是我国1957—1960年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由此中共中央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
1960年21.8%26.1%52.1%
增长率—22.8%47%223%
A.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B.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
C.实施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