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如表是1965年中国经济部分数据。这表明我国实行了(     
类别总产值较上一年增长
GDP(国内生产总值)1716.1亿元17%
工业总产值1402.0亿元26.4%
A.三大改造B.改革开放C.市场经济D.八字方针
2022-08-02更新 | 131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科)试题
2 . 下图为1960年与1962年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与全国城镇人口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缘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引发“上山下乡”运动
C.体现“八字方针”成效初显D.反映城市经济遭到破坏
3 . 1961年9月,中央公布《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指出工资形式应当按照实际情况执行,凡是需要和可能实行计件的,应当实行计件工资制,在保证劳动定额合理的前提下,不限制工人的超额工资。这一规定旨在
A.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B.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
C.克服人民公社的弊端D.加快重工业发展速度
2022-03-22更新 | 801次组卷 | 1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图1、图2分别为20世纪五十、六十年代新中国工业重点建设中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陆大道《中国工业分布图集》


指出图1、图2新中国工业重点建设中心分布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5 . 如图的两幅地图是新中国成立后,某两个历史时期工业化发展成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读图,概括两个历史时期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国的反动阶级及其外国的主子们长期盘踞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使得城市中的反动势力十分强大。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使得城市中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虽然市民比较普遍,但生产和经营基本都以家庭为主,思想极其狭隘。革命要想发展,必需重视对落后的农村的改造,必需充分团结好农民阶级。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材料二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材料三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复兴之路》解说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分析及开辟的革命道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8-1965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及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的“社会变革”及其巨大成就。
2022-01-25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65年与1963年相比,河北正定县农业产值增长了83.9%,其中粮食总产量增长120%,棉花总产量增长了222.9%,油料总产增长13%。这一时期该县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农业合作化的推进
C.国民经济的调整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8 . 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方针实施的历史背景是
A.全面完成“一五”计划B.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C.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D.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9 . 我国古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消失。但在1962年到1965年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也有了自留地,一些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中的“左”倾错误部分得到纠正
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021-12-04更新 | 248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金城中学2018-2019学年春高一历史期末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2021-09-12更新 | 5924次组卷 | 57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1)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