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据国家公安部、国家统计局统计。1963年我国出生人数达3000万,真的多。现在总人数翻番了,但2020年出生人数1003.5万,仅1963年的三分之一了,1963年我国出生人口出生这么多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调整政策的影响B.儒家思想“多子多福”影响
C.国家文化政策的影响D.国家在当时已放开二胎的影响
2021-06-06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易错点07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
2 . 下表是1959—1963年我国部分经济数据的统计,这说明
年份粮食产量(亿斤)征购量(亿斤)
数量百分比数量百分比
19593400100134839.6%
19602870100102135.6%
1961295010081027.5%
1962320010063519.8%
1963340010054416.1%

A.农村的经济困难局面有所缓解B.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C.中苏关系恶化导致农业的衰退D.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逐渐松动
2021-01-19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地区专用)-热点07乡村治理与扶困脱贫
3 .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2年一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4 . 对下表中数据变化的解释准确的是
农轻重产值比重变化表(%)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60年21.826.152.1
1962年33.330.336.4

A.三大改造激发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B.“大跃进”运动提高了农业和轻工业产值
C.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二五”计划后期我国调整了国民经济结构
5 . “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 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1631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考前提分冲刺练八:中国现代经济文明
6 . 下面是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示意图(单位:万吨),造成以下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  )。
A.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7 . 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63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市镇户籍迁移人数农村户籍迁移人数
1956634-573
1957419-117
1958521-306
19591436-942
1961-498-110
1962-13791018
1963-44840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C.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
D.城市化缺乏经济支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