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1953年至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8%,其中内地为20.4%,沿海为16.8%。“二五”期间,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内陆地区。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苏联政府对中国的经济援助
B.采用均衡发展的战略
C.内陆地区有良好的工业基础
D.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列是1959—1962年我国经济统计表(部分),其中1960年至1962年的数据变化反映出(单位:亿元)
年份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9867616497
19601090547457
1961611451559
1962486434584
A.农民的收入显著增加
B.纠正“左”倾错误取得成效
C.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
D.“大跃进”运动的影响持续扩大
3 .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地立即展开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用食品运动,中央根据科学院的建议,推荐了若干种代用食品,如玉米根粉、小麦根粉、叶蛋白等:这反映了当时
A.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
B.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了国民生活
C.大跃进运动遇到了严重挫折
D.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客观规律
4 . 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工作会议根据陈云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售的九条办法》.据统计,全国精简下来的近2000万职工中,有67%回到农村。这表明
A.中央决定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B.违背“一五”计划城镇化建设要求
C.中央对党的“左”倾错误的调整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初见端倪
5 .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如图为《中国(1952—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导致其中城市化率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农村大发展
B.三年经济困难人口大量减少
C.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
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6 . 1952~1978年期间,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达11.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0%左右提高到44.4%。从“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状态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据此可知建国30年来工业化建设
A.使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扭转了近代以来落后局面
C.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D.计划经济禁锢了中国活力
7 . 建国后的某一时期,河南焦作市曾出台措施规定:生产队以原高级社的生产小队规模为基础,全市现有生产队2039个,应调整为3270个。最终,全市共退赔土地20726亩,房屋66346间,生猪14123头,羊21485只,并赔偿无偿调用劳力损失,群众深表满意。这些措施的出台表明
A.土地改革运动存在一定阻力
B.农业合作化运动在顺利推进
C.国民经济调整工作逐步展开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8 .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2019-09-27更新 | 29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9年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建国后,我国出现过两年多的时间内,2600万人浩浩荡荡的从城市退回到农村的现象。导致该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C.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D.中西部三线建设的需要
10 . 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1953~19571958~19621963~1965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
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

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结构现状
B.经济发展规律
C.国家经济政策
D.国际关系格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