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据国家公安部、国家统计局统计。1963年我国出生人数达3000万,真的多。现在总人数翻番了,但2020年出生人数1003.5万,仅1963年的三分之一了,1963年我国出生人口出生这么多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调整政策的影响B.儒家思想“多子多福”影响
C.国家文化政策的影响D.国家在当时已放开二胎的影响
2021-06-06更新 | 26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1届高三第十次模拟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1961-1965年中国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关系变化统计,由表可知,1960年代下半期我国
年份轻重工业总产值指数(以上年为100%)占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总产值轻工业总产值重工业总产值轻工业总产值
196153.478.457.542.5
196277.491.652.847.2
1963113.8102.355.244.8
1964121.0117.855.744.3
1965110.2147.748.451.6
A.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一定成效B.国家经济实现了工业化
C.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D.工业水平已居世界前列
3 . 表为1956-1961年中国粮食进出口量的统计数据(单位:1000公吨)。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年份出口量进口量净出口量
19572092.6166.81925.8
19582883.4223.52659.9
19594157.52.04155.5
19602720.466.32654.1
19611355.05809.7-4454.7

A.表中数据与该时段的粮食生产状况不符,明显失真
B.1957-1959年粮食出口持续增加,表明农业政策效果显著
C.该时段粮食存在进口,说明“一五”计划成效有限
D.1961年粮食进口量激增,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
2018-05-1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2018年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数据整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关于图中①、②两个阶段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促使①段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B.农民失得土地所有权促使②段农业生产发展
C.①②段农业生产的提高都是政策调整的结果
D.①②段农业生产提高都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5 . 下表是1961-1965年中国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关系变化统计

由表可知,1960年代上半期我国
A.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一定成效B.实现了工业化
C.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D.工业水平已居世界前列
6 . 工农业总产值指数(以1952年为100)
年度
类别
1958年1959年1960年1961年1962年1963年
农业127.8110.496.494.199.9111.6
轻工业20298.8269.5211.1193.5197.9
重工业555.5822.7105553.6428.4487.8

(据《1983年中国统计年鉴》)
上表可以说明,这一时期       (  )
A.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B.工业化建设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C.国家政策主导了经济运行的方向D.始终贯彻综合平衡的经济方针
2020-04-1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模拟验收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新中国一段时期内对外经济援助的有关数据。造成60年代援外支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B.“文革”严重干扰了经济建设
C.国民经济调整取得重大成果D.与美苏交恶需打开外交新空间
2016-12-1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西五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8 . “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 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1626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第三中学2017年高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