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1964年至1978年,国家投资2053亿元、调动数百万人开展“大三线建设",在以四川为中心的广大西南地区建立起“小而全”的工业生产体系、资源能源体系、军工制造体系、交通通讯体系和科技研发体系。据此可知“大三线建设”
A.优化了我国的经济布局B.改变了中西部落后面貌
C.打破了中苏的外交僵局D.调整了我国的工业结构
2 . “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内的经济设计师主张农村回到合作社的体制,制定更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规划,与苏联进行有限的合作。”这表明
A.一些党内人士认识到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B.中苏友好同盟关系的裂痕已经开始出现
C.党内存在着企图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空想
D.中共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趋于保守
2021-05-10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3 . 1961年1月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强调贯彻执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适当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和降低重工业发展速度。这反映当时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已初步确立B.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发展农业以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建设D.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4 . 1960年,安徽省公布“评工记分、包工包产”的方案后,南新庄群众纷纷利用庄前屋后的空地扩种瓜菜,以弥补口粮之不足,家家赶修厕所,大搞积肥,户户筹划养猪,添置农具,农村生产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材料反映
A.农村经济管理的调整探索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农村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D.城乡经济差异有了显著改善
5 . 1961年中共中央采取措施,尽可能提高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适当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要求有计划地精简和下放国营企业、事业和行政机关的职工,以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这一措施
A.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实现B.加速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C.有利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发展D.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公有化程度
2021-05-02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所示为1960年和1979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关比较。材料可用来研究中国
日本巴西西德中国
1960年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亩)638358.12
供养人口(人)66133.15
生产谷物(市斤)2813256183601897
生产肉类(市斤)40315132839
1979年负担耕地(亩)1132914.91
供养人口(人)178493.17
生产谷物(市斤)46933656366132009
生产肉类(市斤)510399683956

A.农业政策调整的紧迫性B.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C.农业生产发展的渐进性D.农村经济改革的可能性
2021-05-01更新 | 9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2021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60年12月,美国中情局指出:“我们相信共产党中国有能力使其在195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15%,在余下的三年里也能维持每年7%~10%的增长速度。这些增长可能会使二五计划期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65%~85%。”这表明
A.中国工业基础落后的面貌得到改变B.正确的指导方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美国对中国经济发展估计不切实际D.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发挥了重大作用
2021-04-21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7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2021·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61年,中央“商业四十条”规定:继续发扬小商小贩的经营特点,在合作商店、合作小组的组织下,恢复货郎担子、串街、串乡、摆摊、送货上门、夜间售货等多种多样的服务方式,又买又卖便利群众。该规定
A.旨在开展商业合作化运动B.推动商业向全民所有制过渡
C.有利于纠正“左”倾错误D.促使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2021-04-20更新 | 20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Ⅱ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