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60年2月某杂志刊登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是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最普通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人林县建成的“人造天河”。它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的恶劣生存环境,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A.人民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气质B.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C.农村经济工作调整取得明显成效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2021-12-25更新 | 452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同步优化方案(统编版)-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练习)
2 . “三自一包”中的“三自”指自留地、自由市场及自负盈亏;而“一包”即包产到户。是刘少奇等人于1962年推行的农村经济政策,其推行期间遭到了来自党内保守派人士的强烈反对而最终夭折,但该政策却在日后成为农村经济改革的借鉴之一,并取得空前成就。这说明了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遭遇重重阻力B.改革派官员占据了主要政治地位
C.方针政策需符合历史发展之规律D.体制改革需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2021-12-19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63年3月,中共中央拟定的《计划工作条例》规定,对全民所有制经济实行直接计划,对集体所有制经济实行间接计划。这一规定的实施
A.促进了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开展B.改变了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
C.解决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D.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均衡发展
4 . 1961~1963年,安徽省进行了包产到户的“责任田”试验,1964年春耕前,试验完全停止。如图能够说明
A.农业集体化道路在当时仍具有优势
B.安徽包产到户试验不具备可操作性
C.“八字方针”的实施推动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D.“四个现代化”的提出激发了农民积极性
2021-12-16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12月抽测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初期,以稳定就业为目标,从分散管理逐步迈上集中调配的轨道,通过采取“包下来”的政策,解决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公职人员的就业问题,实施失业救济政策,对私营企业提出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妥善安置工人的就业问题。从1953年开始,中央将劳动用工制度的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建设计划,着手调整我国劳动用工管理政策。1956年,我国确立了使全体劳动者实现“全面就业”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制定了“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并呈现鲜明的计划性特点。“大跃进”运动造成“劳动力不足与充分就业”的假象,农业生产和城市粮食问题日益突出,给城乡经济发展带来较大挑战,于是1961年政府实行“精简职工、鼓励返乡”和“支工”“支农”的政策,但效果不明显,1968年,中央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了“亦工亦农”的独特就业模式。进入新时期,党和政府根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变化,提出要改革传统就业体制,并制定了“三结合”、“劳动合同制”、“再就业工程”等保障就业政策,1983年,劳动人事部发布了《关于积极试行劳动合同制的通知》等文件,使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赢得空前的发展,社会就业安置能力大幅提高。19951月劳动部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通知》,我国就业政策体现出统筹性、多元化、市场化的特征。


采用一个合理的时间尺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就业政策进行阶段划分并加以说明。
6 . 1962年2月,山西省滹沱河灌区管理委员会和水利代表会在忻县开幕。会议决议:其一,制定灌溉管理制度,对工程所有权、管理范围、水费征收等事项都作了具体规定,订立了奖惩办法;其二,各受益单位应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既定任务,浇地必须交纳水费。据此可知此次会议
A.科学预见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前景
B.展示了普及经济责任制度的显著成果
C.全面释放了地方水利企业的活力
D.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有益探索
7 . 1957年,毛泽东说:“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点是肯定的。”1961年他接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说:“如何搞社会主义还要积累经验,苏联、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的经验,我们都愿意接受。”这反映了
A.意识形态对抗不复存在B.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C.国家建设需要全球视野D.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2021-12-02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百师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三)历史试题
8 . 1962年,高等工业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召开,出台《教育部关于直属高等工业学校修订教学计划的规定(草案)》,对高等工业学校的教学大纲、计划、教材等进行了修订。这一草案的出台旨在
A.推动“一五”计划的实施B.扩大教育的发展规模
C.落实教育“大跃进”方针D.适应国家的经济调整
2021-11-11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热身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统计,1957年,全国基建投资只有100亿元左右,而到1960年,基建投资却高达1112亿元,全国施工项目高达1815项,职工人数三年内(1958~1960年)增加了3000多万人。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中国
A.“一五”计划初见成效B.“左”倾错误得到遏制
C.工业体系趋于完整D.经济调整迫在眉睫
10 . 1961年年初,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讲道:“希望1961年成为调查研究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现在我们看出了一个方向,就是同志们要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毛泽东发起这一号召主要是因为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双百”方针贯彻不力
C.国民经济形势出现根本好转D."左”倾错误危害严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