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1957-1965年,我国农村集市贸易经历了被关闭,然后重新启动的曲折历程。这一时期农村集市的重新启动主要是由于
A.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B.农业生产全面停滞
C.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D.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2 . 20世纪60年代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提出,在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草案
A.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基础B.推动了人民公社的出现
C.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D.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溢
3 . 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A.“左”倾错误退出了历史舞台B.当时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C.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经济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 . 图1和图2为中国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战的革命历程。当时发行该组纪念邮票的意义应是
A.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经验B.庆祝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激励亿万人民共克时艰D.展现改革开放伟大成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2年7月,邓小平在接见出席共青团七届三中全体与会者时说,“现在出现了一种新情况,如实行“包产到户”“责任田”“五统一”等”;又说,“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段话表明邓小平(   )
A.倾向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强调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根本调整
C.意识到人民公社体制的不足D.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有了质变
6 . 1960年,安徽省公布“评工记分、包工包产”的方案后,南新庄群众纷纷利用庄前屋后的空地扩种瓜菜,以弥补口粮之不足,家家赶修厕所,大搞积肥,户户筹划养猪,添置农具,农村生产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材料反映
A.农村经济管理的调整探索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农村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D.城乡经济差异有了显著改善
7 . 1961年,中共印发了《反对本本主义》这一文章,文中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等问题。这一指示旨在
A.确立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地位B.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施行
C.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D.指导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三大产业占GDP比重(%)情况表,此表可以反映当时中国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58年34.137.028.9
1959年26.142.830.5
1960年23.444.532.1
1961年36.231.931.9
1962年39.431.329.3
1963年40.333.026.7

A.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性探索B.经济领域的“左”倾错误结束
C.合理的工业布局构想取得成效D.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得以延续
9 . 1961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一封信》,其中附有毛泽东1930年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要求各级领导机关联系实际深入学习。这一指示旨在
A.肯定毛泽东革命年代的贡献B.推进国民经济建设战略转变
C.变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纠正思想路线右倾主义错误
2021-03-20更新 | 792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把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1965至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三线建设
A.改变了中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B.形成了全面的对外开放格局
C.改善了与美苏两国的外交关系D.优化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布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