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1962年,国家对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全国施工基建项目压缩一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同1961年相比减少了40%;五月中央工作会议通过1962年计划指标,同1960年相比,工业总产值下降47%,其中重工业下降57%,轻工业下降26%。这些做法
A.改变了国家的工业化战略B.导致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C.暂时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D.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
2 . 1960年第四季度,毛泽东主席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提出“要搞几年慢腾腾,不要务虚名而遭实祸”,于是出台了“调整、巩固、提高”六字方针。随后,周恩来总理又加上两个字为
A.恢复
B.改造
C.跃进
D.充实
3 .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2019-09-27更新 | 298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963~196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上述变化反映了
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
C.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
2019-06-21更新 | 6066次组卷 | 8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一)历史试题
5 . 下图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几个阶段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应该是
A.
B.
C.
D.
6 . 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陈云在发言中强调:“……面前摆着两条路要我们选择:一个是继续挖农民的口粮;一个是城市人口下乡。两条路必须选一条,没有什么别的路可走。我认为只能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人民公社化运动B.改善城市居民生活
C.推动经济体制改革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图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经济政策的变化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D.中苏关系的变化
2019-01-30更新 | 1561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据统计,到1965年,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商业机构的从业人员由1957年的522.2万人减少到302万人,减少42.1%。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财政困难依然严峻
B.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产业结构趋于均衡
D.“八字方针”的推行
9 .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十年间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对图中“C-D”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A.“大跃进”运动促使农业产值提升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C.国企改革推动轻重工业比例协调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