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沿海与内地的工业总产值,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七三开,到1978年是六四开。内地修建了众多重大工程,增强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极大地缩小了东西差距。带来这一变化的是(     
A.实施了“一五”计划B.完成了三大改造
C.开展了三线建设D.实行了改革开放
2 . 对下列三幅图片所示的内容,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B.中国工业化建设在多个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
C.中国在两极格局下实现了科学技术突破发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2023-08-02更新 | 247次组卷 | 9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交通事业迅速发展。下列两幅图片所示相关成就是(     

A.我国在两极格局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建设成果
B.我国交通事业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果
C.“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激发广大人民自主创新的见证
D.国家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结出的硕果
2023-01-10更新 | 3230次组卷 | 18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从1964年开始,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三线建设部署的项目便涉及到钢铁、石油、农业、林业等300多个。同时,中央还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创立特区制,实行建设与生产承包,组织有关部门和省市集中会战等以保证三线建设。这些措施(     
A.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B.体现了一五计划的工业成就
C.发挥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D.开始了经济体制的改革探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5年至1975年,西北、西南等三线地区共完成基建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这
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C.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D.利于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
2021-06-01更新 | 49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0年天津高考真题历史变式题
6 .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共中央把全国划分为一线(沿海)、二线(中部)和三线(西南西北),重点建设三线战略后方,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这一战略旨在
A.完善计划经济体制B.适应外交形势变化
C.平衡全国工业布局D.巩固经济调整成果
7 . 自1964年起,中国政府开始在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称为“三线建设”。随着“三线建设”的开展,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三线建设”实施的国际背景是
A.朝鲜战争爆发,威胁沿海安全B.增强战略纵深,提高备战能力
C.调整工业布局,提升经济实力D.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局势紧张
8 . 下表反映了“一五”计划至“四五”计划目标的关键词统计情况。该表可以说明这一时期
项目关键词
“一五”计划(1953~1957年)工业计划每年速长15.5%;集中力量建设156个项目;建立工业化初步基础;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超英赶美
“二五”计划(1958~1962年)重点抓粮食、钢铁等生产建设;完成工业化,将15年的超英赶美战路变成10年,之后又降到2至3年;实现“四个现代化”
“三五”计划(1966~1970年)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四五”计划(1971~1975年)狠抓战备,建设大三线,后调整为建设内地战略后方;以农业为基础
A.工业化的进程日益加速
B.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发展经济成为第一要务
D.经济发展受到国际环境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