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950年代初,美国策动对中国的贸易及物资管制,东南亚华侨冒险向国内引种了橡胶等被禁运的战略作物,周恩来称此举“比带回金子更宝贵”。1959 年,“厦门华侨热带作物试验场”成立,华侨引种工作将主要精力放到引种高产粮油作物上。据此可知(     
A.我国外交转向良性运转B.民间力量瓦解了对华禁运
C.国家中心工作发生转移D.厦门经济特区的雏形初现
2023-03-29更新 | 38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建项目布局本着“大分散、小集中”的精神,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在此精神指导下进行的大规模建设,初步改变了中国内地基础工业薄弱、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等状况。由此推断,这些项目建设处于(     
A.经济恢复期间B.抗美援朝时期C.一五计划期间D.三线建设时期
3 . 由于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的军事挑衅加强,中国在工业薄弱的西部地区展开三线建设,建设内容以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实施了数千个建设项目。三线建设(     
A.杜绝了战争威胁B.改善了工业布局
C.健全了工业体系D.改变了经济结构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交通事业迅速发展。下列两幅图片所示相关成就是(     

A.我国在两极格局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建设成果
B.我国交通事业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果
C.“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激发广大人民自主创新的见证
D.国家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结出的硕果
2023-01-10更新 | 3210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0年9月25日,新中国成立后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模代表大会。到会的有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和战斗英雄。参加会议的劳动模范代表共有464人,其中来自工业战线的有208人,来自农业战线的有198人,来自部队的有58人。这体现(     
①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党和政府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④劳动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空前高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1964年下半年至1965年,我国在西南、西北新建、扩建和续建大中型项目达300多个,涉及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森林建材等各个方面。该现象源于(     
A.“一五”计划B.“大跃进”运动C.三线建设D.过渡时期总路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