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B.促进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服务 |
C.鼓舞全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
D.努力提高粮食的产量,改善人民的生活 |
A.适应了“一五”计划的需要 | B.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
C.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调整需要 | D.已成为我国国防建设的中心 |
A.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的不断改善 | B.“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正确性 |
C.重大经济活动往往具有政治功能 | D.中苏经济实力对比出现逆转 |
A.弘扬积极生产的劳动风尚 | B.宣传农业合作社建设成就 |
C.展示农业调整后的大丰收 | D.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材料一 近代橡胶种植的全球扩张(节选)
年代 | 重要记事 |
1725年 | 英国以“十英镑一千粒种子”的报酬奖励威克·汉姆在巴西搜集天然橡胶树种子。 |
1851年 | 伦敦世博会展出橡胶垫圈、雨衣等产品,人们认识到橡胶是一种重要资源。 |
1883年 | 荷兰人把橡胶移植到爪哇、苏门答腊等地。 |
1908年 | 法国人在印度支那(越南、老挝、柬埔寨)开辟橡胶种植园。 |
——据《国家人文历史·种子的冒险》整理
材料二 橡胶种植要求高,一般认为北纬17°以北的地区为植胶禁区。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一定要建立我们自己的橡胶生产基地”,责成林业部、中科院、中山大学等组成专家组对西双版纳进行实地勘查,开展种植实验研究。1957年,“一五计划”西南重点项目——西双版纳基地(最南端景洪北纬21°)建成了19个橡胶农场。我国橡胶轮胎、防毒面具、飞行员头盔等产品基本实现自给,美国对新中国的橡胶资源封锁被打破。1982年,伴随资金、技术的投入不断加大,我国在接近北纬25°的瑞丽等地也植胶成功,修正了“北纬17°以北不能种植橡胶”的传统论断。21世纪以来,我国人工合成橡胶产业取得迅猛发展,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的资源安全。
——摘编自郭晔旻《橡胶树的全球扩张之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橡胶种植全球扩张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为打破橡胶种植“禁区”所作的努力。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橡胶种植为例,说明资源安全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
材料一
秦汉时期西南部族分布示意图(局部)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材料二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加强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公路交通建设,修筑了川滇东路、川滇西路、川中公路、川康公路和从重庆到汉中的汉渝公路。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后,国民政府规划建设西南地区公路网,旨在联通湘、粤、桂、川、贵、滇各省,至1941年底,新修筑公路累计达5000余公里。国际交通方面,在西南修建桂越、滇越、滇缅、中印等交通线路。
——摘编自步平、王建朗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把发展民族地区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业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譬如,在公路建设方面,经过几年艰苦的修筑,世界闻名的康(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于1954年12月同时通车,“所有这些,都是西藏破天荒的大好事”。
——摘编自瞿晓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研究》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秦汉时期加强西南地区治理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地区公路建设的特点及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加强西南地区公路建设的意义。结合材料一、二、三,说明交通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A.一五计划改变工业面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B.八字方针调整经济政策,激发民众建设热情 |
C.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指引中国发展方向 |
D.三线建设提高国防水平,改变国家工业布局 |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初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关键词
关键词 | 简介 |
第一机械工业部 | 1952年成立,负责汽车产业规划、投建、产能审批及车企人事调动等 |
试制 | 拆解国外车型,然后依葫芦画瓢,造出自己的车,如最早的解放牌卡车、红旗轿车等 |
锤子、绳子、板凳 | 20世纪60年代,中国汽车生产方式多为工人用榔头、铁锤等工具敲打出轿车的外壳和内部的零 件, 一个大的覆盖件甚至要经过几万次敲打 |
上海牌轿车 | 1963年,在江南造船厂等企业帮助下,上海工人相继研制出六缸发动机和小轿车,并构建了成套 的冲模制作工艺流程;“上海牌”轿车作为中国普通公务车和国宾接待的主力车型一直持续到20 世纪80年代 |
老三样 | 20世纪90年代,捷达(一汽—大众)、桑塔纳(上汽—大众)和富康(东风—雪铁龙)长期出现在畅 销车型的排行榜;三车早期均采用进口零件十国内组装的方式生产 |
自主品牌 | 自2006年开始,奇瑞、吉利等国产车企相继换标,并配以新的战略车型 |
——摘编自肖莉《新中国汽车60年关键词》
材料二 “十五”期间,我国启动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并形成“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2014年起,理想等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出现;2018年,特斯拉在上海建厂。2020年以来,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爆发性增长;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纷纷在海外建设生产基地。至2022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占3席,在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位的企业中占据6席。2024年1月,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就像“装了轮子的智能手机”,会收集美国司机的敏感数据,汽车摄像头还会把美国基础设施的情况全都拍摄下来;这些电动车可能会被“北京的某人”远程控制,就像敌人的无人机那样。如果成千上万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行驶在美国的道路上,“不难想象”这将带来怎样的安全风险。
---摘编自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中国电动车里没“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初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阶段的历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并谈谈你对雷蒙多关于 中国新能源车观点的认识。
材料一 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在战争问题上大多持有备无患的战略思想。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向东部地区疏散人口,撇迁企业和军工厂,形成强大的战略后方,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美国、瑞典等将重要的军事工业分散布局,部分重要的军工厂甚至建在地下。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对中国的东面和南面构成了军事威胁,苏联对中国的北面和西南构成了军事威胁,中国存在着遭受外敌入侵的危险。20世纪60年代中期三线建设启动,1965-1966年年形成了一个小高潮,完成了全部工厂搬迁计划的40%,建成和部分建成的项目接近在建项目的40%。三线建设是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战略大调整。
——摘编自王毅《论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及其实施》
材料二 1965年,中央成立了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负责川渝地区三线建设的整体工 作。在三线建设中,国家在川渝地区的投资总额达268.89亿元,高于排名第二的湖北110.67 亿元。在大规模投资下,川渝地区兴建了长安机器厂等一大批重要企业,基本涵盖了重工业的所有部门,其中,军工企业及与之配套的企业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以自贡市为例,三线建设前,盐业在自贡市的工业中占绝对优势;到1976年,自贡市逐步形成多门类产业结构,工业总产值在1965年以后的17年间增长36.7倍。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川渝地 区部分大中型企业多青睐于中小城镇,随着一批三线建设工厂的建成运行,这些小城镇的 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在促进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革的同时,也改善和提高了 人们的生活水平。
——摘编自王毅钟谟智《川渝地区三线建设企业区位选择及其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家开展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及其实质。(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川渝地区三线建设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A.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局面 | B.旨在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 |
C.有利于三线建设快速发展 | D.推动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