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1956年5月,浙江温州永嘉县燎原社试点“包产到队、责任到户、定额到丘、统一经营”的责任制,时任县委副书记的李云河将之称为“包产到户”,到1957年4月,燎原社85%的农户增加了收入,单季春粮增产40%。这表明(     
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地完成B.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
C.部分干群的创造激发了生产活力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推广
2 . “三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进行了十多年。在贵州、陕西及鄂西、湘西等地区建立起许多军事工业基地,在西部地区建成攀枝花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等一大批工业基地,还开工兴建成昆、贵昆、川黔、湘黔等铁路。可见,“三线建设”(     
①增强了国家的国防力量 ②推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③改善了我国的工业布局 ④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3-09-16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合格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3 . 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这得益于(       )
①“四个现代化”的提出                              ②“大跃进”的开展       
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④极左思潮的批判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4 . 沿海与内地的工业总产值,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七三开,到1978年是六四开。内地修建了众多重大工程,增强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极大地缩小了东西差距。带来这一变化的是(     
A.实施了“一五”计划B.完成了三大改造
C.开展了三线建设D.实行了改革开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 世纪 60 年代初,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部分第三套人民币正面图案如下图所示。这一做法(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B.调动社会主义革命的热情
C.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D.弘扬艰苦奋斗的劳模精神
2023-05-13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三)历史试题
6 .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民走自己的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伟大成就。其中包括(     )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B.开辟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C.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建设“四个现代化”目标提出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
7 . 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这一战略决策(       
A.利于改善我国工业布局B.促成中美迅速建交
C.推动国家实现了工业化D.加快工作中心转移
8 . 由于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的军事挑衅加强,中国在工业薄弱的西部地区展开三线建设,建设内容以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实施了数千个建设项目。三线建设(     
A.杜绝了战争威胁B.改善了工业布局
C.健全了工业体系D.改变了经济结构
9 . 三线建设是指自1964年起,由中共中央主导,以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为重点区域开展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基础工业、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为重点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活动。三线建设(     
A.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基础B.打破了西方经济封锁
C.旨在应对严峻的经济困难期D.改善了我国工业布局
10 . 下图所示是我国“三线建设”的一幅宣传画。“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的基本设施建设。对“三线建设”理解正确的是(  )
A.“三线建设”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三线建设”实现了东西部经济的平衡发展
C.“三线建设”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军事色彩
D.“三线建设”体现了“八字”方针对工业的调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