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了抗战时期工业内迁和新中国三线建设两次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运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在全国近4000家工厂中,沿海地区的工厂占全国工厂的76%,与之相较,西南地区近代工厂不到300家,西北地区几近为零。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开展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将沿海工业向内地迁移。至1940年,内迁基本结束,共计内迁工厂448家,技工1.2万余人,这使得内地工业出现了短暂蓬勃发展的景象……20世纪60年代,全球形势异常紧张,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形势下,党中央做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规模巨大的三线建设从1964年持续到1980年,横跨三个五年计划,累计投资2000多亿元,参与建设的职工在高峰时期有400多万人。全国众多项目从沿海迁至三线地区,有力地促进了内地资源的开发,改善了我国的生产力布局。

——摘编自陆婷《抗战时期工业内迁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一两次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比较研究》

材料二   美国城市经济的地理分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很大变化。早期商业性城市的经济中心以及工业革命时期城市的经济中心主要集中在内城人口密集的区域。随着重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环境的恶化,工业企业伴随居民的迁出而不断迁往郊区,中心城区开始出现衰败的迹象。二战后情形更为突出,20世纪50年代开始,众多公司离开中心城区来到郊区安营扎寨。1963年,美国工业企业有一半位于郊区;到1981年,大约2/3的制造业活动在郊区的工业园和工厂中进行……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城市经历了新的经济转型和文化变迁。信息产业、文化产业以及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在中心城区的发展再一次提升了中心城区的经济地位,各类外来专业人才的涌入提升了文化的多元性,中心城区的吸引力再次加强。

——摘编自王玉平《美国城市经济地理空间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经济建设运动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经济地理空间的变迁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两国经济空间布局变迁的差异。
2022-04-25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重庆历史上经历多次大移民,形成而今“行千里、致广大”的地域特色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川渝地区天灾战乱不断,出现“有可耕之地,而无可耕之民”的状况。清初从顺治到乾隆时期,政府鼓励移民入川,“无主荒地,听凭百姓垦种,永占为业”“荒地耕种,十年起科”。据统计,清初重庆府人口约23万,到1820年已达230余万。重庆府初耕地从167112.4万亩,到1728年达1259.76万亩。期间红苕、烟草伴随移民传入,形成“田种禾稻、山种杂粮”的格局。移民中的汉族、土家族、壮族、回族等定居川渝后,在元、服饰、生活习俗等方面深入互动。

——摘编自周勇《“湖广填四川”与重庆》

材料二1937112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引发全国各界向西南大迁移。到19406月底止,内迁民营厂矿共452家,内迁设备12万多吨。重庆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重工业资本约占50%,改变了战前轻工业占优的状况。内迁重庆高校有中大、复旦等31所。1946年,重庆人口增加到124.5万,内迁人口包括有政府及各事业机关人员、沦陷区工商界人士、文化名人、学生、产业工人以及其他难民。随迁渝者日众,饭馆内苏(州)常(州)式的小馒头、汤包也都成为常见食物了。

——摘编自张瑾、龙海《抗战内迁大移民》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际局势日趋紧张。1964年国家定位把重庆地区“建设成能够制造常规武器和某些重要机器设备的基地”。1965年开始从沿海内迁了大批企事业单位,随迁的包括管理人员、熟练技工、科技人才等。经过三线建设者们的艰苦努力,重庆逐渐建成以重工业为主体、门类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改革开放以后,他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中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10月,中宣部将“三线精神”列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摘编自田姝《三线建设内迁大移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川渝移民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内迁的背景及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三线精神”的理解。
2022-05-15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五)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往,外国人常说,中国是个贫油国家。1949年时,我国石油极端缺乏,不少汽车因缺石油而改烧木炭、酒精。19599月,根据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在松辽平原打出第一口稳产油井,打破中国是贫油国家的说法。因为首次出油的日子是国庆十周年的前夜,就把这个地区命名为大庆。1960年,中央批准大庆石油大会战的计划。石油工业部长直接担负指挥任务,亲往现场办公,同工人一起劳动。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油田同志们,鼓足干劲,艰苦奋斗,团结一致。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建成了年产原油几百万吨的油田和大型炼油厂的第一期工程。同时期还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工作,解决了世界油田开发上几个重大技术难题。此后,又相继发现和建设了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和冀中油田。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什么领域获得的重大突破,并分析其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善

材料一   中国古代水利发展历程

时期

发展概况

公元前22世纪至秦汉时期

这是水利工程的起源和第一次建设高潮时期,也是防洪治河和各种类型灌排工程的兴盛时期;都江堰、灵渠等,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

三国至唐宋时期

这是传统水利高度发展时期。在历代水利建设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水利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水利技术的高峰,并位居中世纪世界水利技术的前列

元明清时期

这是我国水利的普及和传统水利的总结时期。这一时期农田水利工程主要由地方或民众自办,以小型为主,大型工程少见。由政府或军队主持的农田水利项目则以畿辅营田(今河北省)声势最大,为的是促进京畿地区农业发展,以减少每年大量的南粮北运的负担

——摘编自郭涛《中国古代水利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新中国建国初期,水利工作以治理淮河为中心任务,解决当时江河水患最突出的问题。19515月毛泽东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大大推动了当时的水利建设。到20世纪70年代末,总体上实现了对江河、湖泊水情的控制。不仅有利于减少洪涝、干旱等灾害,而且达到了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显著效果。由此江河洪水基本形成由人控制、服从人的设计和摆布的格局,扭转了几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

——摘编自张岳《新中国水利回顾与展望——水利辉煌60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扭转了几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的成就和主要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前期,面对美、苏战争威胁,党中央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当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1965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从总体上看,三线建设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以港口机械装备全自动化、物流全自动分拣流水线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说明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加强三线地区建设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认识。
6 . 国家政策是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时中国的大后方(含川、滇、黔、陕、甘、湘、桂七省)仅有工厂237家,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开展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将沿海工业向内地迁移,共计内迁工厂448家,机料7.09万余吨,内迁技工人数1.2万余人。……到了1942年时,渝、川、康、湖、桂、滇、黔等西南地区和西北的陕甘地区的工厂数占全国90%以上,尤其渝、川、湖最为密集。

——据陆婷《抗战时期工业内迁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

材料二



图1   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主要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

图2 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主要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

——据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观察材料二中的地图,指出20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工业布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七七”战端一开,国民政府规划了以川、云、贵、湘西为重心发展大后方工业的战略布局,组织了东部沿海沿江的工矿企业内迁,实行了一些奖励工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许多工厂在内迁途中屡遭轰炸,但资本家与各厂职工们均表现出牺牲精神,“看见前面同伴被炸死……酒着眼泪把死尸抬到一边,咬着牙照旧工作”。内迁的工厂不仅填补了西部工业的大部分空白,还使大后方形成了一支包括企业家、科技专家和技术工人的工业建设骨干队伍。抗战8年,内迁工厂大体上保证了正面战场的轻武器供应无虞。当时西部地区所形成的工业中心区和各地的产业优势,许多至今仍保留着明显的痕迹。

——摘编自侯德础《西部地区两次开发的历史扫描》等

材料二   面对周边日趋紧张的国际环境,从1964年开始,我国在西南、西北内地省份为主的三线地区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它历经“三五”到“五五”三个五年计划,安排了几千个建设项目。在三线建设过程中,中央还注意到照顾人民的利益,将基建投资从最初的1000亿元压缩到850亿元。广大建设者们怀着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抢速度的决心,经过长达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三线地区国防工业的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技术力量都已超过一二线地区。许多长期不发达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涌现了几十个中小工业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摘编自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大后方工业得到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三线建设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历史上的这两次西部开发的共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