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前期,清廷构建了一套包括汉语文、蒙古文、藏文等在内的多语文合璧制度,清廷没有赋予包括满、汉在内任何一种族群语文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语文教育大体处于“各语其语”的自发状态。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将“国文”和“官话”设定为基础科目,同时确立了“书同文”和“语同音”的制度目标。同时期的《奏定学务纲要》规定,“兹拟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各学堂皆学官音”“不得废弃中国文辞,以便读古来经籍”等。1908年,各省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明文限制“不识文义”(指不通晓汉文)者不能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11年出台的《蒙藏回地方兴学章程》,使在边疆学堂中普及汉语、汉文成为明确的制度规定。

——摘编自湛晓白《清末国家语文统一与满汉族群关系变化》

材料二   推广普通话是新中国文字改革工作的三大任务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56年初,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文字改革工作问题指示》,决定成立中央一级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为了提高群众学习的兴趣,各地还结合政治、生产和生活素材编写了一些教材与读物。如江苏新沂县群众编写了各种各样的普通话教材,还自发创办了拼音小报;昆山县编印了课本、拼音字母表、昆山话与普通话对照表,还创造出40余种教具。到1958年初,在方言复杂的福建大田县吴山乡学会听和讲普通话的已达77.7%。到1960年,昆山、新沂、沭阳等县已有几十万工农群众学会了普通话。

——摘编自崔明海《19561960年推广普通话运动在农村的开展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清末国家语言统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推广普通话的背景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3-06-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面对苏共二十大暴露出的苏联模式的弊端,1956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深刻论述了要正确处理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召开了中共八大,重新分析了当时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在多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与尝试。在经济发展方面,确立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政策方针;在文化建设上,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作为文化繁荣发展的指南;此外,还对国内的社会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1957年春,毛泽东还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这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摘编自郭英菡《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的成就与失误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时我国所做探索的意义。
2024-01-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1949—1956年我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数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图书馆数量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双百方针的提出B.社会变革的影响
C.义务教育的贯彻D.一五计划的执行
2023-04-21更新 | 4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4 . 下表是1960—1963年湖北省中等师范教育发展情况表,表中的数据变化
年度中师学校(所)在校学生(人)毕业生数(人)教职工数(人)
1960年603058632461634
1961年43126544276822
1962年1749923883405
1963年1542012400355

A.是为了解决教师数量供大于求的局面
B.反映我国已基本实现扫除文盲的目标
C.表明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初步建立
D.与当时国家建设方针的调整基本适应
2021-11-29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相互促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新中国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在教育建设上作了四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对教育机构与学校作直接的政治清理;第二,为工农及其子女接受教育创造条件,加快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第三,改革学制,制定试行新的中小学暂行规程,形成学校 教育的稳态;第四,大力推行苏联教育学理论与教育经验。

——摘编自叶澜《“新基础教育”论》

材料二   留学生作为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代化进程和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

高潮时期

主要方向

方 式

规模及代表人物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全方位,欧美发达国家居多

初期公费为主,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学占主流

从1978年到2015年底,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 404.21万人;2015年,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 397635人来华留学。代表人物为李彦宏、张朝阳等

——摘编自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期对内教育建设的主要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当代中国对外留学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归纳其时代背景,分析其历史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中国教育发展变化的认识。
6 . 1950—1951年,国家高等教育部决定放宽工人、农民的入学标准,规定其在完成短期课程后即可进入大学。由此,当时社会上掀起了为工农办冬学和各种业余学校的热潮。但在1953年后,此类政策却逐步取消。这一变化表明新中国
A.照搬了苏联的教育模式B.注重教育的质量和平衡发展
C.已经完成工农扫盲教育D.高等教育政策背离国家战略
7 . 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为调整后工科生和文科生占在校生的的比例变化情况。这一调整
年份194919531965
工科生占在校生比例26.2%37.7%43.8%
文科生占在校生比例33.1%14.9%6.8%(1962年数据)

A.适应了经济建设需要
B.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C.确保了人才结构合理
D.促进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