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整理


材料二   清末留学教育高潮出现于废科举、兴学堂的急剧变革中,其发展轨迹深受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废科举前,出国留学者为新学堂青年学生,士绅、官僚及女子留学风气未开。废科举后,留学教育突破社会阶层和年龄、性别的界限,大量负有科举功名者、在职官员、亲贵子弟纷纷远游,女子留学也开始获得一席之地。…20名湖南留日女学生,年龄在20岁以上者13人,其中最大者已48岁,最小者仅14岁。士绅留学生年龄普遍较大。如:蔡元培首次留德已逾不惑之年;入读日本法政大学的进士、举人,平均29.1岁。留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及文化、年龄层次的差异性对留学课程的选择产生直接影响。…1904年,中国留日1300名学生中,习文科(包括法政、师范和普通科)者达1100余人,学武科者200余人。…1909年清学部举行游学毕业生考试,录用225人,即有168人习法政科(其中出身举贡监者128人),占总数的65.88%。其后几次留学毕业生录用考试,合格者中习法政专业者均占60%以上。                                   

———张亚群《论清末留学教育的发展》


材料三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末留学教育的特点。
(3)概括材料三的历史信息。综合上述材料,联系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实,概述中国教育的主要特征。

2 . 教育的发展,与一个国家政府的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有关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教育,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宋代至清代我国不同性质书院比例分配表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整理

材料二晚清出国留学教育高潮出现于20世纪初的那场最后一场急剧变革中,其发展深受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废科举前,出国留学者为新学堂青年学生,士绅、官僚及女子留学风气未开。废科举后,留学教育突破社会阶层和年龄、性别的界限,大量负有科举功名者、在职官员、亲贵子弟纷纷远游,女子留学也开始获得一席之地。…20名湖南留日女学生,年龄在20岁以上者13人,其中最大者已48岁,最小者仅14岁。士绅留学生年龄普遍较大。如:蔡元培首次留德已逾不惑之年;入读日本法政大学的进士、举人,平均29.1岁。留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及文化、年龄层次的差异性对留学课程的选择产生直接影响。…1904年,中国留日1300名学生中,习文科(包括法政、师范和普通科)者达1100余人,学武科者200余人。…1909年清学部举行游学毕业生考试,录用225人,即有168人习法政科(其中出身举贡监者128人),占总数的65.88%。其后几次留学毕业生录用考试,合格者中习法政专业者均占60%以上。

——张亚群《论清末留学教育的发展》

材料三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至清我国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晚清留学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概括材料三体现的历史信息。

(3)综合上述材料,联系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实,概述中国教育的主要特征。

2017-08-08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历史试卷
3 . 下图为1953—1957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部分数据。(     
A.高等教育的类别趋向平衡B.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完备
C.高等教育服务于经济建设D.“双百”方针助推高校发展
2023-02-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抚吉十一校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如表数据的变化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
年份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学校/所在校生/万人学校/所在校生/万人学校/所在校生/万人
19493400002400521912720511.7
2001491300125001009009115.3119111175.05

A.法律法规完备B.管理日益完善C.学科门类齐全D.取得巨大成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2年,新中国初期对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是部分调整的院校数据。据此可知,院系调整
A.适应了国家经济战略的需要B.建成了学科专业齐全的院校体系
C.完成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D.提高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
6 . 1952年,新中国初期对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是部分调整的院校数据。据此 可知,院系调整
项目调整前调整后
高校总数211所182所
综合大学55所13所
工科院校33所39所
师范院校12所32所
农林院校17所29所
A.适应了国家经济战略的需要B.建成了学科专业齐全的院校体系
C.完成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D.提高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
7 . 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了留学生归国潮,下面是1953~1963年归国留学生学科分布统计况。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我国(     

专业

人数

百分比/%

专业

人数

百分比/%

特种

666

8.5

卫生

348

4.5

理科

1082

18.8

文教

506

6.5

工科

4226

54.1

经济

161

2.0

农科

434

5.6

政法

137

1.7

林科

113

1.4

体育艺术

150

1.9


A.外交政策的日渐成熟B.科技重大成就的巨大吸引力
C.完整学科体系的建成D.社会主义建设亟需实用人才
2023-02-19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扫盲运动识字课本内容(部分)统计。

作品

内容

《淮河两岸庆丰年》

“歌唱伟大的共产党,歌唱亲爱的毛主席。领导人民治淮河,战胜多年大水灾。土地肥美收成好,幸福的日子人人爱。”

《保家卫国》等

对普通百姓的刻画,催发人们树立家国一体的荣辱感,积极参与到支援抗美援朝的洪流中去。

《志愿军黄继光》

展示了战争中舍弃生死、顽强拼搏的中国英雄形象,以强烈渲染的战争场景烘托军人英勇牺牲的悲壮情感。

《生产要服从国家计划》等

通过一个个互助组生产增收的生动故事,讲述人们遵循国家方针政策的意义。

据上表可知,当时的扫盲运动(     
A.有利于塑造新社会价值观B.意在鼓舞士气争取战争胜利
C.推动了一五计划提前完成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9 . 下表是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比较,从表格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1965年学校数(所)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1965年在校生数(万人)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高等学校4341947年的1.1倍67.41947年的3.3倍
中等学校809931949年的14.1倍14321946年的6.9倍
小学16819391949年的4.9倍11620.91946年的3.9倍

A.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B.“双百”方针的提出
C.《义务教育法》的颁布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0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某一时期有关党的教育思想研究的关键词频次、中心度的统计节选。这反映出我国教育(     
A.开始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凸显劳动教育的主体地位
C.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体现服务国家建设的追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