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1956年高等学校招生18.5万人,1958年增至26.6万,1960年猛增至32.3万。全国高等学校由1957年的227所,猛增至1960年的1289所。同样,普通中学的数量,从1956年的6715所,到1957年增加为11096所,1958年又翻了一番,达28931所,中学生数从1956年的516万猛增至1958年的852万。这表明
A.党和政府重视教育
B.冒进和浮夸风导致教育畸形发展
C.人口数量迅猛增加
D.经济快速发展推动教育快速发展
2018-06-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解密31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
2 . 重学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受教育的相对公平公正是人类的不懈追求。新中国《共同纲领》中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发展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是
A.新中国的教育是“民族的”
B.新中国的教育是“大众的”
C.新中国的教育是“科学的”
D.新中国的教育是“全面的”
2016-12-12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严州中学高三下期仿真测试02文综历史试卷
3 . 读下表,对表中现象解读不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的情况说明我国振兴科技起步的艰难
B.第二阶段的情况印证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C.第三阶段的情况表明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D.这三阶段的情况证实“科教兴国”的推动作用
4 . 邓小平1975年9月26日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为此,在他的倡议和影响下
①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
③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④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刚刚建立,就召开了“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这表明当时中国教育事业的性质与目的主要是
A.占领教育阵地,壮大工农革命力量
B.培养国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提高工农的地位
C.开展人民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
D.变半殖民地教育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教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