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明文规定“提倡国民体育”;同年10月,朱德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上指出体育事业“要为国防和国民健康的利益服务”。这些规定和主张,表明新中国的体育事业
A.强调一切由政府主导B.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主要服务于国防建设D.促进了教育的全面发展
2021-05-01更新 | 412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52年,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掀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  )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B.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
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
2021-02-02更新 | 762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58年,教育部提出初高中各年级都开设生产劳动课,每周2课时;各年级每学年均有14-28天的体力劳动时间。1961年,教育部又要求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倡导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劳动课时明显减少。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教育不符合教育规律B.教育方针作出了重大调整
C.工业化降低劳动技能要求D.适应国家调整的时代要求
2021-01-25更新 | 306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扫盲运动中,各地纷纷自编教材。《广州音农民速成识字课本》在第一课注音词表中,出现了“中央”“解放”“光明”等词汇:在《凉山彝族汉语文扫盲课本》第一册中,最初级的笔画练习都是以“中国”“共产党”“毛主席”等词汇进行。据此可知,新中国的扫盲运动
A.强调与生产实践相结合B.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有利于义务教育的普及D.利于构建群众对新中国的政治认同
2021-01-02更新 | 296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1950年和1951年,毛泽东曾2次致信教育部,要求“各校要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要学生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并于1953年将“身体好”列为“三好学生”第一条。这反映了
A.注重身体锻炼成为社会共识B.国家战略对新中国教育的要求
C.竞技体育目标深入教育领域D.新中国教育方针发生重大变化
6 . 1950年9月,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在北京召开首届全国工农教育会议,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工农教育提到国家议事日程上来。这一做法
A.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权特征B.确立了工农主人翁地位
C.基本上消灭了文盲半文盲D.巩固了义务教育的成果
7 . 195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根据群众意见,制成《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包含共约1700多个简体字。委员会主任吴玉章称:“这是适应广大群众希望简化更多汉字这个要求的……并且是符合国家和人民的迫切需要的。”可见汉字简化 (  )
A.有利于知识文化向大众传播B.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C.适应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D.服务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8 . 1954年,国家体委颁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早期有劳卫操、爬绳、60米跑、400米跑、掷手榴弹等10项测试内容。这一制度迅速在学校、工矿、机关、部队、农村得到推广。这反映了当时
A.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B.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
C.全民健身理念得到推崇D.国防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9 . 1957年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1958年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61年重新确定教育方针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反映了
A.“左”倾错误没有影响社会主义教育探索
B.社会主义教育改造基本完成
C.“立德树人”在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了重视
D.教育领域意识形态色彩加强
10 . 新中国教育部从1961-1963年先后三次精简教职工,调整合并学校,压缩办学规模。到1963年,学校数目、在校生数量、教职工人数等均大幅下降。这一措施的实质是
A.调整教育领域的“左”倾错误
B.缩小高等教育的规模
C.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培养人才
D.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