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考招生信息汇总表(部分)

信息出处
招生由各大行政区定期实行全部或局部的联合或统一招生,并允许各校自行招生《关于高等学校1950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19505月)
我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高考(19507月)。那时尚无全国统考,而是分大区招生,一些私立大学则各自单独招生……未想到我竟然被四所大学全部录取胡壮麟《回首往事,倏忽七十载》
除个别学校外,全国高等学校参加统一招生考试,采取统一领导与分省、市、自治区相结合的招生办法《关于高等学校1952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
标题:全国高等学校1953年暑期招考新生录取名单
说明: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将考生试卷评阅后,根据国家的需要,并参考考生志愿进行录取分配。现全部录取分配工作已告完成,除已将录取、备取和不录取通知书分别寄给各考生外,并在各大区公布该区新生录取名单
1953年《光明日报》
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高考招生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60年代,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建设。1954年,全国人大提出包括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60年代中期又提出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摘编自王娟《脉络·蕴涵·意义: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心在“中国式”,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道路自信,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是西方国家现代化模式的追随者,而是已经实现了超越,成为并列式的存在。

——摘编自郭玉坤《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

(1)根据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城外阿波罗神庙墙上,铭刻着古希腊哲人的一句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体育就是人类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雅典在公元前8世纪形成奴隶制城邦,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推进社会发展。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体育思想影响了2000多年来的人类生活。

古希腊体育思想

苏格拉底提醒雅典人要不懈地提高身体素质,“体育教育……让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而且,体育训练应该十分小心,并且要终其一生”。
柏拉图提倡进行简单而朴素的身体锻炼,认为青年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严格地受到音乐与体育的教育,借以成为优秀的卫国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显然预先应把儿童交给体育教师和角力教师,这些人分别能造就儿童的体质和教给他们身体方面的本领”。

——摘编自谭华、刘春燕主编《体育史》等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校体育思想十分活跃,武术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张之江建立中央国术馆,随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国术馆,国术馆对当时武术的传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使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对体育运动赛事的关注。抗日战争时期,体育对于提供兵源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体育锻炼也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这可以使人们在战争中更好地生存下去。由于当时的社会形势,当时的金陵大学、燕京大学筝一些国内知名学校开始迁到云南以及四川,这些学校不仅在校内自行组织体育活动,也会在学校之间、区域之间举行体育比赛,这些体育比赛活动使得体育在社会之间的传播更为广泛。

——摘编自陈茂春、刘中强《晚清民国时期学校体育思想演变(1840—1949)探究》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始终走在中国对外交往的前沿,为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促进体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著名的“乒乓外交”打破了冷战时期的外交僵局,书写了“小球转动大球”的历史佳话。70年来,我国与18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体育友好关系,与100余个国家签署了双边体育合作协议,与国际奥委会、亚奥理事会及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话语权显著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对外工作不断深化,体育成为“元首外交”的新亮点。国家主席习近平亲力亲为,通过体育助推国之交、民相亲,向世界展现出中国的开放自储、友善包容,用体育谱写中国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摘编自苟仲文《新中国体育7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的体育思想,并简析其兴盛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体育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体育外交日趋活跃的原因。
2023-12-07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卓越艺术职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升学班)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5.5亿人口中,文盲率高达80%,这成为制约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19509月,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后,一场大规模的识字扫盲运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其中,西南军区文化干事祁建华发明的速成识字法在全国范围广泛推行。速成识字法教学:把绳子套在脖子上——“le”,就是它——“le”;吃饭的——“chi”……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2年《新闻简报》报道:速成识字法使文盲在150小时里,会认15002000个字。速成识字法的推广使很多战士、工人在短时期内脱盲。当时有挟着课本上学去的农村妇女;有放羊时,温习生字的牧童;有在小学生的帮助下在田间学习文化的社员……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先后开展四次扫盲运动,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文盲率,也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和命运,为新中国建设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共产党网《百年瞬间:新中国扫盲运动》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扫盲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开展扫盲运动的意义。
2023-04-21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风化店中学202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教育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文化能够在几千年间不曾中断地沿袭下来,与科举考试以其作为主要内容是密不可分的。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把儒家经典作为考试主要内容,孔颖达《五经正义》的颁行,是儒学定于一尊的标志,而其具体内容又要依赖于学校教育和考试。明清的科举考试主要以理学为主要内容,这为有效地抵御佛、道,巩固儒学在封建文化中的主体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朱效梅、郑国民《宋代科举考试与独尊儒术封建文化的关系》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了一段轻视和忽略文言诗文教学的时期。2001年《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意义,读懂文章内容。2003年颁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文言诗文教学的规定: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椐胡虹丽《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考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现代中国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并说明其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湖南近代教育改革在民国建立后拉开帷幕。民国初年,湖南军政府先后设立学务司、教育科,裁撒清末各县劝学所,县署内设第三科掌管全县教育事务。学务司颁布了《湖南暂定学制大纲》,将全省教育系统分为保育、普通教育、专门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女子教育6大类。各级学校取消读经讲经课,代之以民主自由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学上开始摆脱填鸭式的传统方法,重视并实行多元互补的现代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湖南各级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留学教育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罗慧《民国初年湖南教育改革的历程与现实意义》

材料二   1949年,湖南近3000万人口中,八成是文盲半文盲。70年来,全省各类学校数均有几倍到几百倍不等的增长,在校人数由207万增加到1350万,教育总规模居全国第7位。70年来,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周美玲等一批优秀典型。1978年来,累计培养博士、硕士、学士230万人。4所大学、12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诞生了超级计算机、“海牛号”深海钻机等一批标志性的成果。70年来,“有学上”的任务已经完成,“上好学”的愿景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摘编自宋舒悦《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教育面貌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湖南教育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南教育面貌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高等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恢复、整顿、改革和建设工作。在这一过中,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把工、农、医、师范、政法、财经等系科独立建院或与原有独立的同类学院合并。同时,新开设了国家建设急需的各种专业。截至1956年,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开设的专业达313种,其中工科181种,农科20种。全国共有国家创办的高等学校227所,其中,综合性大学15所,工业院校15所,农业院校28所,师范院校53所,医药院校37所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院校学生人数平均每年增加19.5%。1956年与1949年相比,在学生人数方面工科增加了3.9倍,农科增加了2.1倍,师范增加了7.2倍,医药增加了2倍,体育增加了8.5倍。

——摘编自《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概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
2022-05-3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书院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两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当时社会整体教育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宋人尤其是宋代理学士人对书院教育各项制度的建设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宋代私立书院教师多由创立者自己或聘请有成就的平民学者出任,而公立的书院由朝廷任命有声望的官员士大夫出任。书院的主管者称为山长,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书院,其下还有负责教学工作的“堂长”和“讲书”,及维持教学纪律的“堂正”和“学录”。南宋后期,官学化的书院对教师的选任更为严格,规定其必须是通过科举考试有出身的官员。……在书院讲学过程中理学思想体系也更加严密,更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故南宋后期理学再次兴盛之时,其势力遂不可阻挡,从而成为南宋后期乃至明清官方的统治思想。

——摘编自王晓龙、司学红《宋代书院教育》

材料二   下表为1909年全国实业学堂及学生统计表

种类农业工业商业实业预科及其他合计
等级高等中等初等高等中等初等高等中等初等
学校数53159710471101767254
学生数5303226227211361141255824973751403816649

材料三   口号作为教育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现实诉求和价值期待。20世纪50年代末,“学习、劳动、锻炼三不耽误”成为这一阶段最有代表性的教育口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教育口号在当时深入人心。

——摘编自谢翌等《新中国教育口号的价值嬗变与理性审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教育的历史特征。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历史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教育变迁的历史启示。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村地区文化落后的现象十分严重,文盲率约95%。19525月,教育部认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农民中扫除文盲“已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求推广速成识字法。1952年,各级人民政府相继召开了推行速成识字法的工作会议,以培养掌握速成原理的文教干部。鉴于推行速成识字法的任务迫切而艰巨,单靠正式教师的力量远远不够,因此,各级政府特别注重培养业余教师,组织了一支“以民教民”的师资队伍。政府部门组织编写了多种类型的农村识字教材,如《北方音注音农民速成识字课本(临时课本)》《江南音注音农民速成识字课本(临时课本)》等。这一识字法“利用注音符号帮助识字”,充分考虑到了农民学习的特点,在尽量不影响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使农民学员逐步达到脱盲标准。由于与农村生产活动紧密结合,速成识字法提高了识字效率,加速了扫盲工作的完成,提高了农民的思想认识。

——摘编自马云《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推行与实践一以速成识字法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意义。
2021-05-0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1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元朔五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中博士任教授,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宣帝时博士增至十二人,王莽当政时又增至三十人。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起初,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往往采用个别或小组教学。汉代太学没有修业年限的规定,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论辩。除经师讲学外,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自学。学校允许学生自由研讨学问和向社会名流学者就教。经过严格挑选,在汉代大学执教的博士,一般来说质量较高,其中不乏一代儒宗学者。随着太学规模的扩大,愈加重视考试。

材料二 毛泽东时代的教育筑就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腾飞的基础,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论断。我们回首建国后前三十年当时的新中国教育面临这样的两重使命:既要扩大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权利,迅速普及教育(即“大众教育”);又要通过正规化、制度化的教育,为实现工业化和国防建设培养大量急需的专门人才(即“精英教育”)。但在这背后,两种针锋相对的教育思路各自在自己占据主导的时段内造成和积累了难以弥合的缺陷,以至于改革开放之后教育体系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应对这些缺陷带来的困难。直到今天,还需要后人不断对它进行改造和加固。

——摘编自《毛泽东时代的四个关键词:教育医疗收入住房》


(1)概括汉代太学教育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列举毛泽东时代“两条教育路线”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021-03-1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