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70年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1973年11月,经伊朗等国的共同努力和帮助,我国恢复了亚运会联合会的合法席位,并于1974年第一次参加亚运会夺得了33金、46银、27铜,位列奖牌榜第三。中国首次参加亚运会(       
A.得益于国内形势的根本性好转B.彰显了体育大国的实力
C.有利于结束中美长期敌对状态D.壮大了不结盟运动力量
2 . 下图所示内容,可以说明中美(       

A.终结了东西方的冷战局面B.形成战略伙伴关系
C.政治分歧得到了彻底解决D.外交关系持续改善
3 . 2023年4月23日,旅美20年的大熊猫“丫丫”回到祖国怀抱。1972年4月我国也赠送美国两只熊猫“玲玲”和“兴兴”,中美“熊猫外交”从此翻开了全新的一页。促成“玲玲”和“兴兴”赴美的直接因素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提出B.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亚非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1950

195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

41.54

64.61

80.92

84.72

109.8

108.65

104.50

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
其中:苏联

13.94
12.86

52.50
40. 44

62.44
47.82

69.39
49.07

90. 16
68. 02

81. 60
57. 91

77.00
51. 86

亚非及西方国家
其中:西方国家

27.60
14.87

12.11
1. 59

18.48
7. 08

15.33
5. 01

19.64
7.42

27. 05
9.69

27.50
11.37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材料二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

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指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 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材料三 20 世纪80 年代,邓小平指出:“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

改变了这个战略”。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

但同时也并非重建中苏同盟。这个重要转变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使中国能够真正把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二,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特点更加鲜明。

——摘自孙大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第4 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0~1957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一条线”的战略下,20 世纪70 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主要表现。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推动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请对此加以概括。
2023-04-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平山中学等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2年10月15日,周恩来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等联名报国务院《关于向罗、南、匈、波、捷、保等国提出科技合作项目的请示报告》上批示:“为何不派人去伦敦、巴黎、波恩、渥太华、东京去研究西欧、美、加、日本的机械工业情况,反而求其次?”周恩来意在强调中国(       
A.应调整“一边倒”的方针B.要突破计划经济束缚
C.科学技术交流渠道要拓宽D.经济建设应自力更生
6 . 据表推知,1960 年到1985年《人民日报》对美报道的变化说明(     
中国《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
A.社会制度影响媒体报道B.战后两极格局发生变化
C.中苏关系恶化影响报道D.中国对外政策进行调整
2023-04-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64年7月,毛泽东在一次外交会谈中指出:“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到70年代初期,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理论。这些判断(     
A.阐明了全方位多边外交政策
B.打破了旧的国际关系体系
C.开始超越意识形态去认识世界
D.有利于拓展中国的外交空间
2023-04-14更新 | 419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中美商约等一系列条约采取了不予承认的立场。面对帝国主义在中国拥有的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和内河航行权,中国政府也宣布收回……为了维护周边安全,尽快融入国际社会,1953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进行谈判,妥善地解决了中印两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推动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裴坚章《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年)》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表

时间

建交国家数量

1971年之前

64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阿尔及利亚等国)

1972

新增18国(日本、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国)

1979

119个国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在70年代出现建交高潮的主要因素。
9 . 1962年至1969年,为了对冶金、石化、机械、电子等部门进行技术改造和填补生产技术空白,我国先后从日本、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瑞典、意大利、奥地利、瑞士、荷兰、比利时等国引进技术和设备84项,累计用汇金额14.5亿美元。其中成套设备52项价值3亿多美元。这反映出我国(     
A.国际地位不断提升B.外交政策的不断调整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强化意识形态的对抗
2023-02-27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尼克松当选总统后,我有幸被任命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我们向不同的人表示愿意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我们认为他们也许能向中国转达。美国愿意改善中美关系客观上说明(     
A.新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增强B.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美苏对峙格局
C.中美两国的利益冲突基本得以消除D.中美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