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万里:改革开放的大功臣》中说:“那时,在中国大地上甚至广为流传'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的佳话,当然这不是对几个人的颂扬。而是人民对中共中央正确决策的高声歌唱。”文章中的“正确决策”是指实行了
A.减租减息政策
B.土地改革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方针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 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风云驰骋的企业都诞生在1984年。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
B.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 . 有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变了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B.实现了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D.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 . 有学者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但也有不足。下列对“不足”的分析,正确的是
A.没有解决农民的生产经营权
B.没有改变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C.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5 .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②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安徽凤阳县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④中共中央首次突破把“包产到户”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
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
C.③②④①D.①③④②
6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二者共同之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8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16-11-18更新 | 1053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莱芜市凤城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卷
9 .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此,学术界和政府各部门均进行了“改革开放30年回眸”研讨和纪念活动。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安徽省凤阳县一个农村的十几户农民,曾写下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公粮和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1)材料一中凤阳农民的契约反映了什么?对中国农村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二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实际使用外资额累计近10000亿美元。

——胡锦涛《3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2)据材料二,概括30年来中国各项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材料三 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30年来引领中国人民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三个历史节奏。
2016-11-18更新 | 7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三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卷
10 . 2005年中央下发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在下列中共的农业政策中,最能充分体现“放活”原则的是
A.农业合作社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