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市场导向经济体制改革的六个发展阶段

阶段时间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1979年至198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第二阶段1983年至1986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三阶段1987年至1992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第四阶段1992年至2003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五阶段2003年至201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六阶段2012年至今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王健《市场导向经济体制改革的六个发展阶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个阶段或整体谈谈你的理解。
2024-02-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泽东强调:如果我们不能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解决农业合作化的问题,我们就不能解决年年增长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要同现时主要农作物一般产量很低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就会遇到绝大的困难,我们就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他还认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他指出:单有国营经济而没有合作社经济,就不可能巩固无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权。

——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材料二     1956年,合作社制度刚刚在农村普及,四川省江津县和浙江省永嘉县就开始试行包产到户。……由于当时还不具备这一务实的思想生存的客观条件,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中央和地方一大批干部因此被带上变相单干”“复辟资本主义等政治帽子,受到错误处理。……198084月,邓小平明确同意姚依林从减轻国家负担的角度支持落后地区农民包产到户、发展生产。到1987年,全国有1.8亿农户实行了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对这一过程,邓小平回忆说: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是就全国范围讲的。

——摘编自《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对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因。
2021-05-1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到隋唐,均田制绵延了300多年,保留了大量的国有小农,但这一制度到唐中叶已经崩溃。宋代不立田制,国家不再干涉土地财产关系的变化,致使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土地权利的流转加快,租佃关系盛行,成为主导的土地经营形式。土地租佃制度的发展使土地的使用权和占有权得以分离,土地的使用权可以独立地进行流转,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宋代佃户有人身自由,法律上也和主人有基本的平等地位。

——改编自侯加永《宋代的土地流转制度研究》、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

材料二   中共中央19821号文件明确指出,它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形式”。说它是“新形式”,是因为它冲破了旧的模式。首先,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在农村的社会化生产中,又有许多事情是仅靠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办不了的,例如水利设施的兴修、大型农业机械的购置、大型科研项目的组织等,这就需要加强“统一经营”的作用。其次,在产品的分配上,实行联产计酬,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就纠正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病,真正贯彻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摘编自顾晓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和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租佃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土地制度的变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宋太祖的指导思想是“藏富于民”,不管土地兼并者如何富有,只要在大宋国土之内,通过赋税,最终会归国家所有。宋代农业生产力发展迅速,“在这种经济发达的情势下,土地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自然要作为商品卷入市场”。

—摘编自王也《宋代土地兼并现象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材料二

1978年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监督,公共设施的统一安排、使用和调度,土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形成了一会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材料三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文件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土地兼并的根源。简述宋朝“不抑兼并”土地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材料三概括我国上地使用权流转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