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2023·海南·高考真题
1 . 2018年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具备了“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一成就(     
A.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时期B.体现了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最新突破
C.说明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了国企活力D.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效
2023-07-10更新 | 3245次组卷 | 24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河南、山西、云南、新疆、西藏专用)
2 . 表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
198229.2874.925.389.5817.01
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2018-06-09更新 | 7805次组卷 | 9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2019-01-30更新 | 5474次组卷 | 10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六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A.经济特区的建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运动
2019-01-30更新 | 2304次组卷 | 49卷引用:西藏林芝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9月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 大跃进” 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2019-01-30更新 | 2675次组卷 | 56卷引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考前补缺定时练
2024·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79年2月,《人民日报》报道了广东中山县小榄公社社员黄新文一家,靠参加生产队劳动和以养猪为主的家庭副业,全年总收入达一万零七百多元。文章认为黄新文一家对国家、集体的贡献大,个人收入多,根本不是“资本主义”。这则报道表明(     
A.包产到户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B.国家鼓励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
D.广东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
2024-03-01更新 | 274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全国卷·统编版)-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7 .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最先从农村响起,它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A.实行联产承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实现统一经营,适应国家工业化要求
C.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D.改变土地所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8 . 1983年,东莞县专业户、重点户、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从事各种专业的劳动力6.87万人,占农业总劳动力的16.4%。这反映了当时
A.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农村改革激发社会活力
C.国企改革取得初步成果D.对外开放不断走向深入
2021-09-02更新 | 319次组卷 | 8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用权D.土地的规模
2019-01-30更新 | 616次组卷 | 44卷引用:西藏林芝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9月份)
10 . 作为“发财致富”符号的“万元户”,在1980年还是特例,只有短短三四年,到了1984年就迅速到达峰值,仅仅《人民日报》年使用量就达113词次,平均每三天就会有1词次,是前年的4倍。这反映出
A.党报成为政策宣传的主阵地B.体制变革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C.经济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D.国企全面改革改善了职工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