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解放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上海经济发展遇到较大困难,特别是商业服务业在崇尚节俭的社会环境中显得相当萧条。同时内地的经济发展又缺乏技术、缺乏人才、缺乏经验。经陈云同志批准,1956年一批企业从上海散到内地。一五计划期间,上海约有270多家企业在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内地省区生根开花,约有15万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工参与内地重点工程建设,对于内地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摘编自谷牧《谷牧回忆录》

材料二

1978-1988年,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镇成为当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最主要目的地。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以短距离迁移为主,以小城镇为主导的“自下而上”农村城市化模式逐步建立。1990年代后,呈现出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和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1982年,规模最大的10个城市吸纳了1186%的流动人口,1990年上升为1704%。大城市和沿海城市逐渐主导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摘编自殷江滨、李郇《中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一五计划期间上海支援外地的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并概括其阶段性特点。
2022-07-07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改变了土地所有权 ②转变了经营方式 ③调整了分配方式 ④取消了粮食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1978年12月,党中央强调要放宽农村政策,尊重生产队自主权,允许“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报酬,实行超产奖励”这一举措有利于
A.改变农村的社会面貌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
2019-07-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路遥小说《平凡世界》描述了石乞节公社双水村生产队队长孙少安为改变家乡农业落后面貌,实行包产到户。以此为核心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是(  )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9年,安徽来安县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粮食增产37%,包干到组的生产队增产12.5%,包产到组的队增产3.4%,仍然坚持原来生产体制的队减产6.7%。这反映
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变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尝试
C.农业合作化向纵深发展
D.人民公社被取消
6 . 1979年,安徽来安县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粮食增产37%,包干到组的生产队增产12.5%,包产到组的生产队增产3.4%,而仍然坚持原来生产体制的生产队减产6.7%。这反映
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变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尝试
C.农业合作化向纵深发展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被取消
2019-07-1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给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成功的经验”是指
A.多种经济责任制取代公有制
B.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各方面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8 .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的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成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这里的“它”主要是指
A.农村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城乡差距最小的年份出现的原因是
A.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C.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即将建立
10 . 1984年,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A.获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权
B.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C.获得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
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