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1 . 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指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以上政策的实质
A.有助于稳定农民的土地承包关系
B.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
C.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说明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
2 .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有领导、有步骤地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同时按乡建立乡党委;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村委会统管村级生产建设工作。这一举措适应了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B.地方对简政放权的要求
C.基层群众民主自治的需求D.乡镇企业发展的需求
2022-05-27更新 | 542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并发出通知,决定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强调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的重要意义,要求对乡镇企业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必要的支持。实施上述政策旨在
A.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D.建立多元化的所有制形式
2022-05-25更新 | 31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农村企业的创办是从1958年开始的,1976年企业总产值272亿元,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258亿元。199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8461亿元,占农村社会生产总值的53.9%。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体制改革发挥农民的创造性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方针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2022-05-24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四大名校名师团队猜题卷(A)历史试题
5 . “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比值越大,差距越大,反之越小。观察下面曲线图中②的部分,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
A.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发展
C.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6 . 往事不可追,唯有一张张记录下历史瞬间的老照片令我们能够回忆起当年的岁月。斗转星移,沧海变迁,老照片中的那些场景如今也已经焕发新颜,从一张张新老照片对比中感受河北省这座海滨城市——秦皇岛的历史巨变。



根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部分图片或图片整体所反映的内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2-05-22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河北卷)
7 . 观察以下三幅图,三幅图可以说明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中(  )
A.农民积极性的变化B.改革实质的变化
C.土地经营权的变化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8 .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状况表。
时间调整主要内容
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3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建立农村合作社,把农民土地私有制变成集体所有制
1958年人民公社化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经营权过度集中,强调“一大二公”
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承包集体土地,自主经营。其收入除上缴一小部分给集体及缴纳国篆税金外,剩余全部归于农户
上表揭示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C.要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D.体现了农民的主体地位
2022-05-21更新 | 197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模拟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

朝代春秋
战国
秦汉魏晋
南北朝
隋唐宋辽
金元
年代(公元)110016001800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2.35.723.856.427.210.710.5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94949090908585
粮食亩产量(市斤)95110120154140/343155/337155/337
总产量(亿市斤)205.39591.4415.8889.821749.452385.882340.97
口粮总量(亿市斤)222.72417.6348626.4835.213922088
口粮在社会粮食总需求中比例(%)90909090758185
社会粮食总需求量(亿市斤)247.4464386.86961113.61718.52456
全国人口(万人)3200600050009000120002000030000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641985.75831.6988.71457.871192.94780

——吴宾、党晓红《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重视粮食生产基本条件的改善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粮食产量跨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农村全面推进了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了土地,再加上粮食市场制度改革和合理的价格政策,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迅速提高,粮食生产很快得到了恢复性的增长……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生产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加上国家大幅度的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减少粮食征购量,使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再次高涨,从1978年到1984年的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先后登上了3亿吨和4亿吨两个新台阶,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王雅鹏、吴娟、陈娟《新中国60年粮食安全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粮食供求关系的发展趋势并概括影响历代粮食供求关系的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经验。
10 . 1981年山东一家农村社队企业产值和利润分别比1980年增长159.8%和400%,产品成本比1980年降低23%,且产品质量稳定在国家一类产品标准的水平上。其主要原因是
A.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B.国有企业改革逐渐展开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