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国家强制诸子均分土地,从而分割成若干小家庭,适应征税、服役的需要。汉代允许诸侯将土地分给诸子,以削弱分化诸侯,推动了古代家产均分制度。后世律令规定土地继承基本沿用诸子均分的方式,但受传统习俗影响,长子往往被赋予双倍的继承份额。……家庭的土地代代均分,阻碍了大规模地产的传承,也使夫妻为主要核心的小家庭成为社会主体。人们依赖土地、满足于拥有少量的生产资料,难以开启新的生产与经营。

——《浅谈中国古代继承制度的演进》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
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

材料三:如图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土地继承制度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3)从材料三图一看安徽省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评价,有58%的人认为:总体来看是好的。结合你的理解,说明其理由。

2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份的出现是因为

(注:实线为城市居民收入;虚线为农村居民收入。)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改革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起步
2017-07-1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从图1、图2到图3,反映了建国以来

A.社会主义公有化程度提高
B.生产资料所有制经历了多次变革
C.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地提高
D.农村生产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
2018-07-14更新 | 7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4 . 建国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一百五十六个建设项目为中心……主要是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机器制造(重型机床、汽车、飞机、船舶)等空白和薄弱的工业。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我国农村的改革。阅读下列图片: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时期的工业化建设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

(2)依据材料二中图1、图2提供的信息,指出当时在农村兴起的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不能促进农业发展的原因。

(3)依据材料二中图3、图4提供的信息,指出当时在农村实行的制度以及该制度的实质。

2018-06-07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连江华侨中学等五校教学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C.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我国已基本实现全面小康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材料二1978年18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允许“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报酬,实行超产奖励”。1980年4月,邓小平指出:“我赞成政策要放宽……有的可以包产到组,有的可以包给个人。这个不用怕。”随后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会议纪要,指出“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1981年底,全国农村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肯定了土地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包产到户”在全国农村铺开,“大包干”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农村最“热”的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从“文革”结束到1982年农村经济体制经历的变化。与改革前相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经营方式、分配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18-04-0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根据图片请回答:

(1)(图一)中共八大召开于何时?这次大会探讨了什么问题,具有什么意义?

(2)(图二)这是什么运动的写照? 这一运动造成了什么影响?

(3)(图三)该图说明农村改革后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什么影响?

(4)(图四)十五大召开于何时?这次会议探讨了哪些新问题?

2018-01-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姚安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农治国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到今天,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耕织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下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的局部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
主要耕作方式各是什么?
材料二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政府实行的什么经济政策?推行这种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末,我国政府在农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末,我国政
府在农村实行的改革措施分别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6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天津市南开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9 . 右图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农民签下的一份保证书。此后,在中国农村广阔的土地上引发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依据你的判断,它所引发的变革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6-11-18更新 | 4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正定中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面分别是两幅反映不同时期农民劳动场景的图片。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两个时期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都很高B.图二反映出农村工作出现右倾错误
C.图一说明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效果显著D.图一到图二透视出农村经济体制已调整
2017-04-2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