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95年7~8月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调查统计(单位:%)

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

很赞同

比较赞同

说不准

不太赞同

很不赞同

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

2.9

4.3

8.2

23.0

61.1

父母在,不远游

7.2

15.1

21.8

34.9

20.8

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

45.4

29.2

17.5

5.0

2.6

富贵贫贱是命定的

6.8

11.2

15.4

25.1

41.2

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经商

去乡镇企业工作读书上大学去大城市打工继续种田

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

35.2

14.1

31.8

2.7

8.5

注: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
据表可知,当时这些地方(       
A.城乡之间的差异日趋缩小B.对外开放影响民众就业观念
C.时代变迁促进了思想解放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步建立
2024-05-29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冲刺历史试卷
2 . 如表是新中国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这反映出
1950年代1978年
机耕面积1958年,351万公顷,占耕地面积3.3%406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41%
机电灌溉面积1952年,占耕地面积1.6%占耕地面积55.4%
农村小型水电站1958年,98个水电站,农村用电0.5亿度82387个水电站,农村用电量253.1亿度
A.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突出B.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C.农业经济结构实现了协调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生产力进步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历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构成统计(1980-2000)(单位:%)
类别
年份
食品支出衣着
支出
居住
支出
家庭设备及
用品支出
交通通
信支出
文教娱乐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其他
支出
198061.812.313.82.60.45.12.12.0
198557.89.718.25.11.83.92.41.1
199058.87.817.35.31.45.43.30.7
199558.66.913.95.22.67.83.21.8
200049.15.715.54.55.611.25.23.1

——摘编自《中国住户调查年鉴2019》

请提取两项不同的变化信息,并进行合理的解读。
2024-02-08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而得来的,通过该表可以表明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和农村人均消费(单位:元,按当年价格计算)
时间农村消费(1)城市消费(2)比例(2)/(1)
1952年621482.39
1957年792052.59
1965年1002372.37
1978年1323832.90
1980年1734682.71
1982年2125002.36
1986年3528652.46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很成熟B.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C.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D.城乡差距持续减弱
2021-10-1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1978—1980年,中国出现了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小高潮,按照官方统计,当时非农业人口增加了1800万人(不包括自然增长人口)。为此,1981年年底,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做工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通知》。这一举措(       
A.阻碍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B.客观上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C.符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需要D.体现了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视
6 .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历经无数次险恶的国内外环境的磨砺,一次又一次表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在关键时刻总能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和部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社会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地调整空间战略,是党夺取政权、掌握和巩固政权的基本经验之一。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进行的空间战略选择与布局,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必须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城市与农村空间中进行的每一次战略调整,都对党的历史产生过深刻而全面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党史活动原有的展开路径与模式,衍生出了全新的党史发展轨迹。

——摘编自崔保锋《空间思维与中共党史研究》

材料二   上海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抢抓发展机遇。19932019年,浦东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6亿美元提高到2051473亿元,按美元折算增长近120倍。GDP超过38万亿元,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等体现新技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六大重点产业表现亮眼。同时,长江流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大幅跃升,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摘编自钱智等《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评估与建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农村正确的“战略选择与布局”,并分别说明其战略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浦东各项经济指标迅速增长的原因,并用一句话概括浦东开发开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地位。
7 . 下面的图表是对我国新时期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的描述。图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我国
A.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凸显B.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C.国家宏观调控难以奏效D.计划经济束缚亟需打破
8 . 观察下表这些数据可以说明当时中国
新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表
A.农村经济改革的成效显著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结构
C.城乡一体化已经基本实现D.现代企业制度开始确立
9 . 如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10 . 下图中我国农业生产数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关系的变革B.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经济结构的调整D.农业生产技术提高
2021-02-2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