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1 . 1979-1980年,中央决定夏粮收购价提高20%,化肥等农资出厂价降低10%,但粮食售价不得变动;重工业投资减少6%,轻纺等增加30%左右;基建投资下降69.8%。这些举措旨在(     
A.改善人民生活状况B.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C.调整国民经济比例D.开始关注民生幸福
2 . 中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末推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80年代进行利税改革和承包经营责任制,90年代时,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反映出中国(     
A.现代企业制度完全建立B.彻底扫除企业发展障碍.
C.私营国营企业同步发展D.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2022-07-20更新 | 342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高中历史统编版纲要上同步测试题
3 . 如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历程。这反映了我国农村(     
A.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B.农业模式的深入探索
C.经济结构的持续调整D.人民生活的不断提升
4 . 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2022-06-09更新 | 11673次组卷 | 84卷引用:专题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解决农业快速发展并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最终解决贫穷落后,才能最终解决农民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农业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农业剩余产品,降低了工业发展成本。1953~1957年国家预算收入中,由农业及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运输等利润和税收间接构成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0%。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材料二   1978年后,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不再完全通过计划的手段来调节城乡关系,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立即改变。当农副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已能够满足城市需求的条件下,农民和农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乡镇企业)、提供劳动力等方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以上材料改编自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政策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变化。
2022-06-08更新 | 4261次组卷 | 37卷引用:专题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6 . 下图为凤阳县小岗村18位村民签订的包产到户契约,据此契约责任书,可以推知
A.小岗村最早尝试农业包产责任制B.农村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出现松动
C.民间书面契约受到国家法律保护D.原有农村经济体制依然占主导地位
2022-06-04更新 | 352次组卷 | 8卷引用:第19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选课件(附精选试题)
7 . 如表是新中国农业发展部分数据。表中数据反映出这一时期
指标1950年代1978年
机耕面积1958年:351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3%406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1%
机电灌溉面积1952年:占耕地面积的1.6%占耕地面积的55.4%
农村小型水电站1958年:98个水电站82387个水电站

A.十一届三中全会激发了生产活力
B.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C.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取得较大成就
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生产力进步
2022-05-27更新 | 230次组卷 | 5卷引用:高频考点41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二辑)(全国通用)
8 . “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比值越大,差距越大,反之越小。观察下面曲线图中②的部分,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
A.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发展
C.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9 . 1981年山东一家农村社队企业产值和利润分别比1980年增长159.8%和400%,产品成本比1980年降低23%,且产品质量稳定在国家一类产品标准的水平上。其主要原因是
A.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B.国有企业改革逐渐展开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0 . 1979年上半年,晋东南地区有关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政策被概括为“一取消”“两不许”“三可以”。即取消平均主义“大概工”;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可以按定额计酬,可以按时记工加评议,可以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算报酬。这反映了,此时晋东南地区
A.农村改革探索较为慎重B.广大农民市场意识显著增强
C.政府经济职能不断强化D.人民公社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2022-05-13更新 | 27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纲要上课时练习+单元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