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将“工业自己,农业中国”作为对华基本经济政策,迫使中国成为它们的原料产地,中国农产品及农产制品大量销往国外市场,导致中国粮食大量出超和农村劳动力流失,饥荒问题屡屡发生。因此在进行农业雇佣经营、农业公司化、集团化经营之外,将“已耕之地依近世机器及科学改良”尤为关键。19世纪80年代,郑观应主张农事发展“必先通格致,精织造”“与洋人分利”;梁启超在《农学报》中强调“近师日本,以考其通变之所由”;袁世凯也呼吁农事应“专部以统之,学堂以教之”。1906年,清政府将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并对农事事务实行分科办事、垂直管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和中华苏维埃政府分别组织了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和耕种合作社,对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

材料二:1965年的农业科学实验工作会议推动了农业科学实验运动向科学研究的方向发展。会议要求大力发展样板田,把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交给农业科学研究部门。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农业科学实验运动不但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还可以消除农民心中科学的神秘感,“破除资产阶级和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摆脱指挥生产的盲目性和摆脱催收催种的被动状态”。群众性科学实验的推广成为农村干部的主要工作内容。1965年,全国农技推广站职工达76560人,70%的农技人员都深入基层大办样板田。1966年,农业科学部门参与的样板田近1000个,在样板田长期蹲点的农业科学研究人员约占全国农业科学研究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

——摘编自刘洋、周嘉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研究》

材料三: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于2012年全面启动以来,广东省政府采取落实建设资金,规范项目管理,奖惩并举等措施,积极推动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国家下达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1510万亩,占全省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39.36%。实际立项1727.68万亩,超过国家下达任务的14.4%……从成效上看,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于改善项目区耕地的灌溉与排水条件,整修田间道路与农田防护工程,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等作用明显。

——摘编自仇大海、吴国华《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农业转型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业建设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
2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52年11月25日青海省颁发的土地房屋所有证

1950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关于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规定。

材料二

材料三   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1)作为实物史料,材料一印证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当时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图片事件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时间、名称)?
(3)材料三中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其有何“变”与“不变”?
2024-04-0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1981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一场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一文,并由此掀起了持续3个月的全国大讨论。讨论集中在三个问题上:一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如何正确看待能人,二是雇工问题,三是跨队承包问题,其中又以雇工问题为争论的焦点。1982年广东省农业委员会肯定了陈志雄承包鱼塘的做法。此事件的讨论(       
A.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B.导致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C.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D.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入
2024-03-1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开学)历史试题
4 . 1978年,启东和如东成为全省第一、第二实现皮棉百万担的县;1984年,南通获得第一个建筑鲁班奖;2003年,世界第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长江大桥主桥正式开工。南通的发展实践 (       
A.得益于城市国企积极探索经营形式的改革
B.展现了南通全市人民革故鼎新的精神风貌
C.基于全国第一批沿海港口开放城市的开放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2024-03-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四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测试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20世纪中后期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情况表(单位:%),这一情况的出现得益于(     
项目1978年1985年1990年
农业结构种植业79.369.364.7
牧业15.522.125.8
林业3.65.24.3
渔业1.63.55.4
种植业结构粮食作物80.475.876.5
经济作物9.615.614.4
A.国际市场向中国全面开放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导
C.农民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D.农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趋于完美
2024-03-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着灯”。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B.农村生产工具的改变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024-03-0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饶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并组织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变成先进的大规模的合作经济,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1983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文件,明确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此后,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到1983年底,实行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的90%以上。

——摘编自《当代中国史事述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及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的原因。
2024-03-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1级)高一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8 . 1958年,存在大量盐碱地的鲁西北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广泛种植小麦,但产量很低;到了80年代,当地农民改种棉花后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因而流传一首民谣:一亩小麦吃不饱,半亩棉花做贡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改变了统购统销政策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山东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
2024-03-0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79年2月,《人民日报》报道了广东中山县小榄公社社员黄新文一家,靠参加生产队劳动和以养猪为主的家庭副业,全年总收入达一万零七百多元。文章认为黄新文一家对国家、集体的贡献大,个人收入多,根本不是“资本主义”。这则报道表明(     
A.包产到户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B.国家鼓励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
D.广东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
2024-03-01更新 | 270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杜润生(1913~2015),曾获“改革先锋”称号。1982-1986年,他参与主持起草了著名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杜润生认为,农村的经营方式应为家庭经营,包产到户,“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土地承包经营,两权分离。之后他又推动土地承包期政策的制定,并给予必要的法律保障。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杜润生在山西、辽宁、湖南组织了实地调研,得出了“必须把束缚在土地上的劳动力释放出来,引导劳动力向农村二次、三次产业流动”的结论。他强调定价应按市场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平等交换市场,以解决买粮难、卖粮难的现实问题。他还提出,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工农业相互促进,建立新的城乡关系。

——据明雅萍《杜润生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杜润生农村改革的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杜润生其人其事蕴含的时代精神。
2024-03-0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西充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