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是一个从传统小农经济向现代化大农业转变的比较晚的国家。由自下而上的政治现代化先行而启动了法国的现代化,促使法国经济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突破口是交通运输的变革。交通的巨大变革打破了农村内部的孤立和城乡之间的隔离,统一的国内市场,带动了重工业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在二战以后才得以最终实现,政府推动土地适度集中,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良种化,重视农业科学研究、推广,对农村社会进行现代化改造,使农村与城市交融,传统农民转化为现代人,法国才最终实现了现代化。

——摘编自许平《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现现代化,在短时期内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但最大的弊病是城市里的现代工业与农村里的传统农业同时共存,形成了二元社会结构,阻滞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开展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使农民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道路,先后搞起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形成了以土地资源带动农村工业化的新模式,成为目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主导模式。

——摘编自陆学艺《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中法两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法两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对我国当代农村建设的启示。
2023-07-07更新 | 167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     1962年版第三套1元面值人民币上的“东方红”拖拉机

1962年版第三套人民币的壹元面值纸币上那个英姿飒爽的女拖拉机手原型人物是粱军,而她驾驶的拖拉机就是“东方红”拖拉机。1947年,17岁的粱军进入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乡村师范学校就读。在校期间,梁军积极报名参加拖拉机培训班,她驾驶着从苏联进口的拖拉机成为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50年代中期,随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国家也开始大规模、有组织地开发北大荒。梁军也成为了北大荒建设队伍中的一员。195911月,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刚刚投产,就向北大荒国营农场运送了第一批13台“东方红”大型拖拉机。黑龙江省政府找到梁军,希望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开第一台中国制造的拖拉机。

——摘编自胡铁华《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

材料二


2《我家买了大金牛(拖拉机)》(1985年,汪苗作)

大约在1985年前后,我们老家几乎每个庄上都已经有了私人拖拉机,做为改变传统农耕方式的先行者活跃在田间地头。能拉麦能打场,农闲时还能跑短途运输或搞个体加工,都能挣来大团结。1988年春,我家也从县城买回一辆手扶拖拉机,是郑州第二拖拉机厂出产的红卫12匹。样式就和宣传画《我家买了个大金牛》中的拖拉机一样。拖拉机买回来后,不到半年时间,我家又配套了除了收割机之外齐全的农机具。此后,农户个人购买小型拖拉机的热情异常高涨,不少农民持币待购。大中型拖拉机市场需求下降之后,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等一批大中型拖拉机厂也兼产和转产小型拖拉机。再后来,小四轮拖拉机日益进入农家,甚至有些地方出现顺口溜“家有小四轮,媳妇才进门”。

——摘编自胡清涛《我家的那台手扶拖拉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方红”拖拉机诞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80年代后拖拉机使用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023-02-0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落幕,央视春晚已经陪伴大家度过了40年的除夕之夜。央视春晚40年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央视春晚,主要呈现联欢晚会的原生态喜庆氛围,可视为破土和萌芽期;20世纪90年代的央视春晚不断探索和突破,融入时代特点和社会现象;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春晚展现出中国的发展速度,也更趋向成熟并逐渐转型和不断创新;而近十余年的央视春晚不断融入网络文化和科技元素,创新性增强,展现了新时代的新气象。

——摘编自芦猛、刘鸣筝《从央视春晚40年透视社会生活的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央视春晚”这一主题,自行拟定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紧扣主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它的出现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热词(部分)汇编。

年代热词(部分)
1949年10月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1)新中国、抗美援朝、求同存异……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2)右派、总路线、公共食堂、票证、雷锋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3)夺权、红卫兵、知青、乒乓外交、两弹一星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4)法制、拨乱反正、万元户……
20世纪90年代(5)海选、下海、菜篮子工程、超市、大哥大、上网

示例:

热词:总路线

说明: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召开,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是造成1959至1961年我国发生经济严重困难的重要原因。


仿照以上示例,在(1)和(4)处各补充一个热词并说明入选理由。
2022-07-08更新 | 168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80年代初,晋江出台了允许群众集资办企业、允许雇工、允许股金分红、允许价格随行就市、允许供销人员按供销额提取业务费的“五个允许政策”。该政策
A.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B.推动了乡镇企业发展
C.标志全方位开放局面的形成D.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
6 . 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继续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着力推进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一变化
A.调动了个体农户的生产积极性B.着眼于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深化了经济所有制结构的改革D.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求新是中国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

中国历代经济变革简介(部分)

章节标题内容的陈述及说明
第一讲管仲变法: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主义内容:制定价格、财政、税收等配套措施,实行统治盐铁的经济政策。
说明:通过放活微观,管制宏观,形成了系统性国民经济治理体系,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经典模式,影响力持续至今。
第八讲洋务运动:缺乏现代性的现代化变革1
第十讲计划经济:从自负到自毁的大试验内容:1950年国家对重要战略物资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建立起了相应的计划管理体系。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说明:从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使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基本“绝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十二讲改革开放(上):没有蓝图的改革2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参照第一、十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内容的陈述及说明。
8 . 如图为中国“1952~2018年农林牧渔总产值结构变化”, 据此可知,我国
A.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迅猛B.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提高
C.农产品生产结构得到优化D.农村经济实现服务性转型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仅3243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据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农村城市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使之进一步壮大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原来那种与现实生产力水平不完全适应的单一公有制结构有很大改变。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统收统支的国营企业经营方式,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据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整理

材料三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初期从经济困局中逐步恢复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
(3)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三中三个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10 . 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2021-04-20更新 | 276次组卷 | 58卷引用: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