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77年湖南全省水稻总产量只有1634.8万吨,1978年却很快超过了2050万吨,1983年超过2300万吨,2009年突破2600万吨。这些变化反映了(       
A.中国超级杂交水稻提高了作物产量B.所有权变革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C.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农村的生产力D.湖南农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2 . 1949年至1957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农业生产恢复并获得较快发展,重工业基础确立;截至2018年底,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上述材料共同说明我国(       
A.借鉴了西方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
B.推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
C.调整了生产关系以促进经济增长
D.实现了生产关系根本性变革
2023-12-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所述信息中,导致1985—-2020年粮食平均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
A.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的变化B.城市建设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缺乏
C.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D.生产经营方式未能适应社会发展
2023-04-11更新 | 1049次组卷 | 7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980年,一位美国记者在北京发现“人民公社解体为家庭生产单位后”,“农民不但分了地,而且还把公社的其他资产也给分配了”。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农村地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中国外交逐步打开新局面
C.中央政府实行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022-08-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成为农村的主要生产模式。2005年,国家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转包行为得到法律的认可和规范。这一举措
A.加速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B.促进了土地所有制的革新
C.有利于弥补个体农户生产的不足D.带有农业集体化生产特征
6 . 1985年5月《解放日报》报道,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农村形成一支多达十万人的农民供销员队伍,他们基本脱离直接生产过程,专门从事采购和销售。这反映出该时期
A.生产资料所有制调整B.经营责任制逐步推行
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D.农村经济服务性转型
2022-05-0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某记者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农村的确‘活’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各种副业欣欣向荣。看来,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责任制,确已行之有效,是搞活经济的不二法门,城市里的企业管理,也在开始推行这种精神了。”这表明当时
A.城乡改革互相促进B.全面整顿初见成效
C.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D.倡导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1-12-27更新 | 4901次组卷 | 43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农村人民公社既是一种经济组织,也是一种政权机构。1978年以后中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事实上消解了人民公社的经济职能,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决定在农村设立乡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后,人民公社遂告解体。由此可知
A.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政治体制改革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得到发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2021-05-25更新 | 811次组卷 | 9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9 . 我国先后出现了三次大规模创业浪潮,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异军突起;20世纪90年代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人员“下海”经商;2014年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浪潮。材料反映出
A.改革开放释放了社会活力B.城乡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
C.国有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