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9 道试题
1 . 1979年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C.系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7-05-20更新 | 347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南城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观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对图中曲线峰值描述准确的是

A.1957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完全建立
B.1984年: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并已经初见成效
C.1993年: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确立
D.2008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推动发展的结果
3 .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由此表明土地流转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
B.更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C.取消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
D.终止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 . 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
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
5 . 1982年,我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发展到41184个。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C.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6 . 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必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邓小平
A.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
C.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D.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7-05-09更新 | 1916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西省高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是
A.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8 . 从1957年到1978年,中国农村的一个生产队未能向国家交售1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却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生产自主权扩大刺激了农业生产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重大作用
C.人民公社化运动激发生产积极性D.取消农业税极大地减轻农民负担
9 .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公社制度的解体使广大农户从“集体”的束缚下得以解放,形成了“户为基础”的家庭农场农业新格局,成为农村改革巨大成功的基础。材料信息说明
A.公社制度的解体使农村经济改革的前提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当时农村的实际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城市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D.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推行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2017-04-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下面分别是两幅反映不同时期农民劳动场景的图片。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两个时期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都很高B.图二反映出农村工作出现右倾错误
C.图一说明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效果显著D.图一到图二透视出农村经济体制已调整
2017-04-2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