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5 道试题
1 . 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2021-04-20更新 | 276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师大附中、临川一中高三12月联考历史卷
2 .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供销合作社、商贸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资连锁经营。201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对农业科技的研发为来源,由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承担农技推广,转化农业科技成果。这些政策
A.开启了科技兴农的发展进程B.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C.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D.推动了传统农业的现代转型
3 .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感到痛苦的“散伙”是因为
A.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否定B.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创建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D.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
4 .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总数不断增加,由1978年的3.13亿增加到1986年的3.88亿,但是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作物种植业的人数在20世纪80年代不断减少。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改革开放后初期的中国
A.人口总量不断上涨B.农业经济的增长面临困境
C.产业结构发展失调D.农村劳动力转移日益加速
5 . 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土地流转”作为新时期农村的新一轮土地改革,它是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意味着农村
A.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B.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废除
C.土地所有制性质的变更D.土地公有化程度的提高
2021-03-18更新 | 32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九所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地区出现了很多商品代售点,百货超市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很多城市中出现,各式各样的服装、文具在市场上都能购买,彩色电视机也越来越多。这主要得益于
A.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B.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C.企业的生产自主权逐渐扩大D.农村的经济改革获得成功
7 . 阅读1978~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状况与相对比率变动如图。该图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是经济体制改革重心B.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C.计划经济束缚了农村发展D.城乡经济差距逐渐拉大
8 . 李新回忆1978年后,“从机耕退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是“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原来一匹大牲口不过1000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大牲口涨价到1500元以上,小毛驴更时兴,涨到800元以上”。这种情形的出现证实了
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B.人民公社体制的全面推行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9 . 1958年,存在大量盐碱地的鲁西北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广泛种植小麦,但产量很低;到了80年代,当地农民改种棉花后卖给国家换取粮食,因而流传一首民谣:一亩小麦吃不饱,半亩棉花做贡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改变了统购统销政策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C.中国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D.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
2020-10-21更新 | 309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中国1978年和2018年各项统计指标列表。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表1
项目1978年2018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645900309
恩格尔系数城市57.5%57.5%
农村67.7%30.1%
农村贫困人口(万人)770001660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B.经济政策的调整
C.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D.主动融入全球化
2020-08-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