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从1978年的57.5%降至2007年的36.3%;且同时期的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占比比例也从1978年的67.7%降至2007年的43.1%。该统计数据的变动情况主要说明(     
A.城乡消费结构日趋合理B.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拉大
C.城乡经济发展受到阻滞D.城乡消费观念存在差异
2023-11-2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2 . 《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以详实的资料记述了重大转折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以下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三、……一枝独秀   ◎开拓市场经济的先锋   ◎黄金时代的来临   ◎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
四、人民公社:告别历史   ◎风暴骤来   ◎公社病大流行   ◎悄然退场
五、……   ◎厂长(经理)负责制   ◎股份制试点:北京天桥首开先河
A.《意气风发——1956年的中国》B.《春潮涌动——1984年的中国》
C.《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D.《迎风破浪——1992年的中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先后出现了“专业协会”“农民联合购销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21世纪后,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迅猛发展,到2017年全国已达193万多个。这反映出(       
A.农村生产组织的继承与创新B.市场经济释放农民生产热情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存在反复D.农业合作经营成为时代主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下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     

   

A.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B.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
C.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D.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
2023-06-21更新 | 4084次组卷 | 4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80年代初,部分任职于研究机构或国企的科技人员,利用周日休息时间偷偷前往郊区农村的乡镇企业,帮助开发新产品、解决技术难题,从中获取相应的报酬。这一群体被称为“星期天工程师”,此类现象在上海、广州等地区普遍存在,屡禁不止。这一现象表明(     
A.国家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B.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
C.经济改革激发了社会活力D.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从1979年开始,国家逐步恢复粮食、油料等农产品的议价收购,加价15%—30%。1983年和1984年国家又放宽了议购议销商品的范围,下放一些农产品的价格管理权限。这一政策调整(     
A.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状况B.实现了农产品的自由流通
C.促进市场定价机制的形成D.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读《新时期农村(农民)消费水平统计表》(单位:人民币)
1978年2020年
农民总消费水平928亿元81888亿元
农民人均消费水平116元16063元
农村总消费水平在全部总消费水平中的占比63.4%21.2%

资料来源:《中国乡村工业百年发展历程:成就、经验与未来》等
1978年以来农村(农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反映出我国(     
①农村经济的发展振兴②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③农村消费市场规模减小④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1-0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模拟调研(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83年以后,农村改革就成了明星,大家都拥抱农村改革。为什么?效果出来了:农民解决温饱问题了,市场繁荣了,城市老百姓的餐桌上也丰富了,国家征购解决了。这提高了农村改革信誉,提高了整个改革的信誉,提高了改革的信心。这说明(     
A.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商品供需矛盾B.经济建设重在坚持人民自力更生原则
C.农村经济改革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2023-01-05更新 | 364次组卷 | 11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浙江义乌“鸡毛换糖”源于清代乾隆年间,每年农闲季节,农民肩挑糖担走村串巷,用自己熬制的红糖上门换取禽兽毛骨、废铜烂铁,博取微利。1980年义乌县政府颁发了7000余份《小百货敲糖换取鸡毛临时许可证》,允许农民从事该活动。这一做法反映了当时(     
A.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B.市场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C.农村乡镇企业蓬勃发展D.国家对商业活动的严格限制
10 . 乡镇企业是由社队企业发展而来的,萌芽于建国初期的农村副业和手工业。1984年,中央4号文件正式提出发展乡镇企业的概念,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逐新路,深刻改变了农村的经济格局。乡镇企业的“新”主要指(     
A.引领土地所有制改革的方向B.开启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先河
C.反映了农村经济市场化趋势D.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