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2020-07-11更新 | 5564次组卷 | 8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短缺经济下商品和服务的长期匮乏,满足不了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另一方面,单一公有制经济容纳不了日益增长的就业需要,特别是不能吸纳巨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说明我国这一时期(       
A.需要加快国企改革步伐B.经济体制改革陷瓶颈期
C.发展乡镇企业的必要性D.需要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
3 . 1979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鼓励发展社队企业(即乡镇企业),社队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从1980年到1982年,社会上先后围绕“要不要发展社队企业”“社队企业与大工业的矛盾” “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等问题争论,社队企业数量由1979年的148.04万减少至1982年的134.64万。由此可以看出发展社队企业
A.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B.仍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C.中心环节是扩大自主权D.必须得到社会大众认可
2020-02-20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5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描述了1952~2013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就业)人数的演变路径。据图示“①、②、③”三处非农就业人数大跳跃可以推知

A.计划体制一直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
B.非农就业大跳跃是政策调整的结果
C.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D.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快
2019-04-24更新 | 659次组卷 | 7卷引用: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高三高考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漫画《展翅高飞》反映出了
A.农民们对土地改革的拥护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
C.“大跃进”对生产速度的追求
D.改革时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019-03-30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根据陈锡《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绘制的我国农村从1978年到1984年的某些变化。这一表格反映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A.使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彻底地摆脱了贫困
B.促进我国非农产业人数大增
C.使农村增产增收与解决贫困的效果明显
D.加速了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
2019-03-26更新 | 380次组卷 | 4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省益阳市2019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7 . 表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
198229.2874.925.389.5817.01
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2018-06-09更新 | 7834次组卷 | 9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9届高三11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8 . 《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一文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小岗村的合作社是退回到人民公社的老路
B.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入股符合国家土地政策
C.彻底否定以往“分田单干”的历史性作用
D.集约式的规模经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9 . 20世纪80年代,广州许多大学科研能力突出的老师利用周末到珠三角的乡镇企业进行“技术性”指导。通常在星期六由企业接走,到星期日又送回学校。这一现象说明
A.“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B.“科教兴国”战略深入人心
C.城市经济改革获得进展
D.科学技术提升经济效益
10 . 从1985年开始,国家由“以调为主,转向“调放结合“,除了有计划地提高部分粮食收购价格外,还取消了粮食派购制度,实行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即实行“死一块,活一块”的“价格双轨制”。材料表明当时
A.农民可以自由销售粮食B.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深入
C.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D.传统经济体制有所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