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有学者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使用权限上界定了集体与农户间的关系,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变革从经营权限上理顺了国家与农民间的关系,税费全面取消从经济层面上正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理顺了城乡两极分化、对立的关系。这说明党制定农村政策(     
A.以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建设为前提B.着眼于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C.深刻把握农村改革的市场化方向D.旨在平衡农民与政府的关系
2 . 从1993年起,河北省农机局连续6年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仅1998年全省就组织9个市、89个县(市)、106支作业队、10058台联合收割机赴豫、皖、蒙作业,减少损失和增加收入合计达10.8亿元。河北省的这些做法(     
A.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的差异B.改变了社会经济的布局
C.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D.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生产的粮食大部分产自黄河以南(包括黄淮海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南方传统的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贡献率逐年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B.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
C.南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D.政府宏观调控的加强
2024-05-1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4 . 198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坚决落实粮食定购“三挂钩”政策的紧急通知:分期分批及时组织供应挂钩物资和资金,确保对农民兑现。化肥、柴油生产部门要按计划完成生产和调拨任务,不得延误:运输部门要优先安排化肥,柴油运输,不得迟滞;供销部门要及时供应,保证兑现。国务院的这一通知(     
A.实质上是实行粮食的自由买卖B.为协调和保障农民利益创造条件
C.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成效显著D.着眼于增强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这反映出当时(     
有关山东省东明县农村情况的档案记载(部分)

档案内容

档案来源

1977年,沙沃公社李沙沃大队每人“偷”分了四分地,干部、群众怕上级追查,订立了“共守同盟”。菏泽市档案馆
1978年,沙沃公社共分集体耕地5233亩,占总耕地6%以上,有的大队所分耕地达到1/3。东明县档案馆
1979年,城关公社西店子大队第三生产队,除水塘里的藕和一部拖拉机外,所有集体财产都分到了作业组。山东省档案馆
A.基层实践与中央政策的良性互动B.思想解放与改革进程的此消彼长
C.包产到户与土地私有的相辅相成D.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同步改革
2024-03-19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1978年,启东和如东成为全省第一、第二实现皮棉百万担的县;1984年,南通获得第一个建筑鲁班奖;2003年,世界第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长江大桥主桥正式开工。南通的发展实践 (       
A.得益于城市国企积极探索经营形式的改革
B.展现了南通全市人民革故鼎新的精神风貌
C.基于全国第一批沿海港口开放城市的开放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7 . 到1978年底,全国大约有各类社队企业152.4万家,社队企业收入为431.4亿元,占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9.7%,安置农村劳动力2826.5万人。这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效果显著B.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C.农村产业结构有所突破D.农村剩余劳动力大为增加
2024-02-27更新 | 119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生计模式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收入最大化”的外出务工生计模式;90年代,代际分工(老人务农子女务工)的“半工半耕”生计模式;21世纪初,“体面进城”的新生代留城生计模式。这三种“生计模式” (     
A.造成了农民收入显著下降B.反映产业结构变革的深化
C.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形成D.导致了城乡二元体制固化
9 . 1978-1988年,国家招工的农民为1110万,而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1990年后,呈现出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和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趋势。据此可知(     
A.农村劳动力满足了市场需求B.改革开放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C.移民方向主要由边缘到中心D.小城镇成为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10 . 1986年,中央从乡镇企业所有制归属角度,将其归纳为乡(镇)办、村办、联户办、户办4种基本形式一起发展。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4个层次的占比情况见下表。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1987年全国乡(镇)、村、联户、户办企业比重
层次企业个数(万个)占总数%职工(万人)占总数%总产值(亿元)占总数%工业产值(亿元)占总数%
总计179021008805.1104764.110032416100
乡(镇)办企业422.42397.527.21825.838.31345.841.5
村办企业11636.62320.726.41411.529.61149.935.5
联户办企业11896.8923.610.5424.88.9282.98.7
户办企业147384.23163.335.91102 23.146514.3
A.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有所改变B.城乡间差异呈缩小趋势
C.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D.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