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所示为1980-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情况(单位: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农业税的全面取消B.“杂交水稻”得到大面积推广
C.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搞好农村政社分开的改革。这一要求体现了(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B.发展乡镇企业的需要
C.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D.精简农村机构的需要
2023-09-2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农民赛着往前冲”这体现了(     
A.农村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
D.“大跃进”运动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
2023-09-20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81年,专业户在我国农村的少数地区开始出现。到1983年底,全国农村专业户已达农户总数的13.6%,经营内容由养殖业、种植业向加工、运输、服务、文化、卫生等行业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  )
A.说明土地所有制变革成效显著B.得益于农村改革的深入开展
C.促进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D.顺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81年12月,在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的小组讨论中很多人呼吁:“应当给包产到户上一个社会主义的户口。”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认可了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等生产责任制。由此可知,当时(     
A.中央支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农村多元化经济体制确立
C.基层户籍管理制度不断完善D.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明确
6 . 下图所示为1980~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B.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
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D.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7 . 专业户是指我国农村专门从事某种农副业的家庭或个人。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出现的专业户,带头勤劳致富,是农村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应当积极支持。这里说的“新”是指它(     
A.改变了农村生产主要经营形式B.引领着土地所有制调整的方向
C.反映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趋势D.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启
2023-04-07更新 | 3348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85年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在全中国,即使是很小的工厂也在寻找外国合资者,以帮助他们实现企业现代化。中国人现在比5年前要有组织得多,消息也灵通得多。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互动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023-03-06更新 | 29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78-1984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和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2.2%和7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137元增长到397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为15.1%。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促进
C.市场经济体制的理念得到认同D.我国外交环境逐步得以改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20世纪晚期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情况表(单位:%)
项目1978年1985年1990年
农业结构种植业79.369.364.7
牧业15.522.125.8
林业3.65.24.3
渔业1.63.55.4
种植业结构粮食作物80.475.876.5
经济作物9.615.614.4
这一情况的出现得益于(  )
A.国际市场向中国全面开放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导
C.农民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D.“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施
2022-10-11更新 | 485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