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下表为2008年山东地区17地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分布统计表(单位:百分比)。该表反映出(     
完全农业农业为主农业与非农就业并重非农为主完全非农
14.212.616.426.130.7
A.对外开放促进农村劳动力市场形成B.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发生动摇D.乡镇企业成为解决农民就业的关键
2024-02-2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精英联赛历史试题
2 . 1986年,中央从乡镇企业所有制归属角度,将其归纳为乡(镇)办、村办、联户办、户办4种基本形式一起发展。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4个层次的占比情况见下表。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1987年全国乡(镇)、村、联户、户办企业比重
层次企业个数(万个)占总数%职工(万人)占总数%总产值(亿元)占总数%工业产值(亿元)占总数%
总计179021008805.1104764.110032416100
乡(镇)办企业422.42397.527.21825.838.31345.841.5
村办企业11636.62320.726.41411.529.61149.935.5
联户办企业11896.8923.610.5424.88.9282.98.7
户办企业147384.23163.335.91102 23.146514.3
A.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有所改变B.城乡间差异呈缩小趋势
C.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D.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某地不同时期流行的顺口溜。顺口溜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过去现在
家有两行必有一荒七种八养九行档
一熟稻一熟麦一直种到头发白一工一农吃穿不穷
穷家难舍,故土难离远离家门,敢出国门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一年几个样,季季换新花样
A.土地所有制的改变B.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C.国企改革逐步推进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4 . 下表为20世纪80年代初城乡商品流通和价格体制改革的相关信息表。这些举措(     
1982年6月,国务院作出《关于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扩大工业品下乡的决定》
1983年2月,国务院批转《关于农村商业流通体制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
1984年7月,国务院批转《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报告》
A.扭转了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差距B.拉开了城市体制改革的序幕
C.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大转移D.促进了农村消费结构的调整
2023-12-16更新 | 132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中的信息可用来说明该时期我国(       
11979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提出,保护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推行符合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实际的经营管理方式和分配方式。拓展农业现代化内涵,使农业生产布局更加合理
2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1993年,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被写入了宪法修正案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完善
C.市场资源配置方式的确立D.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
6 . 下表为1978—1998年河北省农机发展状况表。这主要得益于(     

农机总动力

农用拖拉机

各类配套机具

大中型联合收割机

农用运输车

1978年

1083.2万千瓦

12.2万台

15.1万台(件)

1998年

6263.7万千瓦

120.8万台

142万台(件)

3.1万台

239万辆

增长倍数

5.8倍

9.9倍

9.4倍

A.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B.农业机械化的展开
C.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D.区域地理位置优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读下表。造成两个年份相关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1978和1985年中国农作物种植面积与产量统计表
(局部,编摘自《中国统计摘要2009》播种面积:万公顷,总产量:万吨)

年份
粮食油料棉花
播种面积总产量播种面积总产量播种面积总产量
197812058.730476.5622.2521.79486.6216.70
198510884.537910.81180.01578.42514.0414.67
A.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B.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是我国合作社的发展历程缩影。据表可知(       

时间

事件

1918年“北大消费公社”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合作社。
1922年“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合作社。
1953~1956年合作社在中国城乡大量涌现。
1958~1978年人民公社体制推行行政计划经济,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1982年“水产研究会”成立,是改革后我国第一个新型的农民合作组织。
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发展迅速。

A.社会主义合作社萌生于近代B.合作社持续推动社会的进步
C.新型合作社促进了城乡发展D.合作社体现了时代发展需求
2023-03-28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下表所示为我国1990年的若干史实。这些史实可用于说明,当时我国(     
时间史实
8月28日至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项法律
9月16日、21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决定;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
11月26日深圳隆重举行庆祝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招待会;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A.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B.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C.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D.科学应对国际政局变幻
2023-03-15更新 | 719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1978-1988年中国工业化指数(部分)》:

项目

变化状况

乡镇企业数量

从150万个到1890万个

农村工业总产值

从515亿元到7020亿元

农村工业就业人数

从2800万人到9500万人

农民总收入

从87亿元到963亿元

村镇企业总资本存量

从230亿元到2100亿元

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序展开B.家庭联产承包制调动积极性
C.乡镇企业带动城乡整体发展D.农村生产关系变革释放活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