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统计,从1978年到1984年,中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将近50%,工农业产品综合比价缩小了30%。国家对工农业产品价格的调整(     
A.有助于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扭转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2022-11-17更新 | 291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华达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末推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80年代进行利税改革和承包经营责任制,90年代时,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反映出中国(     
A.现代企业制度完全建立B.彻底扫除企业发展障碍.
C.私营国营企业同步发展D.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2022-07-20更新 | 327次组卷 | 1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邓小平曾说:“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由权……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中共中央为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8年12月,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以按手印等方式写下包产到户保证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割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这表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落实
B.“包产到户”的责任制迅速推广
C.农民尝试改革原有的经济体制
D.农村大量出现“分田单干”现象
2022-07-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表是依据国家统计局年鉴整理出的1952-1987年部分年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百万吨)。据表分析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1952年1957年1965年1978年1980年1984年1987年
粮食163.42195.05194.53304.77320.56407.31402.41
棉花1.301.642.092.162.073.254.19
油料作物4.194.193.625.217.6911.9115.25
甘蔗7.1110.3913.3921.1122.8039.5146.85

A.1952至1957年作物增产缘于土地改革的推动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助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
C.1965至1978年产量增长缘于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制对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作用有限
2022-07-0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江苏太仓所处的苏州地区是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当地的农民在改革开放初期,采用“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方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乡镇企业为龙头的农村工业化、就地城镇化的道路,即“苏南模式”。该模式的开创(       
A.标志农村经济体制开始改革B.防止了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C.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D.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
2022-06-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2022-06-09更新 | 11541次组卷 | 83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成为农村的主要生产模式。2005年,国家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转包行为得到法律的认可和规范。这一举措
A.加速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B.促进了土地所有制的革新
C.有利于弥补个体农户生产的不足D.带有农业集体化生产特征
10 . 如表是1982年和1988年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情况表(单位:万个)。据此可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
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
198229.2874.925.3817.0117.01
198823.28773.5295.58623.23623.23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B.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C.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