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3 道试题
18-19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1 .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商品化发展情况,对图中数据变化的因素解读正确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改变
2019-05-18更新 | 61次组卷 | 5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作业7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 . 史料研读史料一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开始叫作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史料二只有坚决地系统地进行改革,城市经济才能兴旺繁荣,才能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需要真正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史料三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促进生产力发展,从而使得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首先在安徽、四川试行,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农村。在城市也是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由点到面,先试点后推广。改革旧的经济体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宁可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史》


(1)史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不变”与“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据史料二,概括指出1984年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3 . 下图是1978—1998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来派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关于图中曲线变化的主要背景,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80年代初期下降与家庭联产承包有关
B.80年代后期增高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
C.1990年波动是因为“南方谈话”影响
D.1994年后下降是因为贯彻十五大精神
4 . 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及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出
报刊文章
《农村工作通讯》《分田单干必须纠正》
《湖南日报》《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湖北日报》《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绝不让安徽资本主义毒液蔓延》
《大众日报》《不容开历史倒车》

A.媒体宣传对改革具有双重作用
B.改革必须坚持阶级斗争
C.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D.媒体对改革缺乏责任意识
5 .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

A.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
B.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C.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D.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6 .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秘密签订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
A.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根本变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已经普遍推行
C.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农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向小康迈进
7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8 . 1983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文件指出,“这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的新发展”。在此,中共中央
A.剖析了人民公社废除的背景
B.阐明了乡镇企业开创的意义
C.认可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9-04-16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阶段性测试(五)文综历史试题
9 . “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农业产值近890元,比1980年提高34.8%,年均增长7.8%,大大超过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1.2%的水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调整
D.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影响
2019-04-15更新 | 158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11.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
10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最重要的进步作用是
A.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B.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局面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