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4 道试题
2 . 到1981年3月, 徐州、扬州、镇江等6个地区统计,已经有75.8% 的生产队,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主要有“定额承包,超包全留,自主分配”、“定额承包,超额分成,计件工资”“定额承包,超额提奖,固定工资”、“定额生产,超额奖励,利润分成”等。这些举措
A.开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B.促进了城市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
C.丰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D.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3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到1983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近8%,农民收入明显增加。这在根本上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B.适应了生产力水平
C.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D.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4 . 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
C.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D.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5 . 1979年,“刚分田之后的景象,看起来的确很滑稽,每户的田,西一条,东一块,有的用牲口耕,有的连牲口都用不上,索性用人拉犁耕……从机耕退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B.收益全部归农户刺激农业生产
C.农村生产组织形式出现变革D.土地归农民所有调动了积极性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苏联和中国都曾取得过辉煌成就,但也出现过严重失误。

材料二   这次会议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1979年开始,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改革开放的时期。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     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等


(1)指出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重大失误。
(2)指出材料二中“这次会议”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指一出农村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7 . 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其根本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B.解决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
C.在农村首先实现共同富裕D.改革农村经济体制落后的问题
8 .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C.改变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D.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9 .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2020-07-11更新 | 5564次组卷 | 82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建国后的某次省委书记会议上就一项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措施进行讨论,多数人对此项措施表示反对。反对的原因不尽相同,江苏省担心集体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分配会导致社队企业财产损失,黑龙江省寄希望于机械化大生产,反对划小耕地。此项措施
A.实现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B.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
C.纠正了大跃进带来的问题D.实行财产统一核算与分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