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7 道试题
1 . 山东邹平农民刘宗水从1963年开始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和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历史的变迁。其中1981年10月23日是这样记的:“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
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B.确立了市场经济发展目标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的发展
2 . 阅读“某生产队粮食产量、分配收入等情况对比表”。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根源在于(     )
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交售粮食
1976年35000斤230斤32元
1979年132300斤800斤200多元30000斤

A.农业生产技术改进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3 .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十条第四款所做修改,其背景是
修改前修改后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A.进行建国后土地改革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开展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4 . 促成下表中我国粮食产量及农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年份粮食总产值净增量年均粮食增长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增长率
1978-19841025.4亿公斤495亿公斤14.55%

A.人民公社体制继续发挥作用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5 .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77.622.4
199725.538.117.918.5

上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B.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D.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7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其长远意义不包括
A.保持工农业平衡发展B.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C.加速城镇化进程D.丰富城乡人民生活
2011-05-26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