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 道试题
1 . 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题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当稳定》,否定分田到组,分田到户。这表明
A.生产责任制效果不大B.包产到户政策中断
C.改革思想仍有待深化D.改革脱离社会实际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农民“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宋代是中国封建租佃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宋会要》说:“乞令两淮州县,取民户见输之课,计其多寡,分画疆畎,而立契券,随亩增租,以其余给与佃人,庶革广占之患,从之。”宋代的佃户,租约满期,交租完毕,佃户可以另行租种别的地主的田地,有的还可以“或习学末作”甚至“衣食有余,稍能买田宅二、三亩,出立户名,便欲脱离主户而去”。宋代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生产落后的地区,较多的实行着劳役地租,而在生产发展比较快的地区,间有折钱收租的。当然这仅是个别的现象,普遍通行的却是实物地租,实物地租分为分成租和定额租两种。

——摘编自关履权《宋代封建租佃制的发展与阶级关系的变化》

材料二 明清时期永佃制已经开始在民间得以普遍流行,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的永佃制主要体现为民间习惯法规范的创设和实践,官方通过法律对此制的调整直至清雍正年间才逐渐展开。就对明代永佃制的考察结果来看,民间已存在大量证明永佃关系成立的租佃契约。其中,万历、天启年间刊刻的《万书萃宝》《学海群玉》《增补素翁指掌杂字全集》等书对反映永佃关系的契约格式有着相对详细的记载。具体而言,佃户在不拖欠地租的前提下,具有永久耕作和自由退佃的权利,田主无权随意撤佃;同时,佃户缴纳定额地租,“倘遇丰荒,租谷不得增减”;另外,有些田主或会收取押租。而对于元代已经萌生的“一田二主”之现象,明代逐渐盛行之,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土地转租之情形尤其居多,甚至还出现“一田多主”的现象。

——张亮、杨清望《民国时期永佃制的结构与功能新探》

材料三 中共中央1982年1号文件明确指出,它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形式”。说它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是因为从整体来看,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仍然归集体所有,集体和农户保持着发包和承包的关系……说它是“新形式”,是因为它冲破了旧的模式。首先,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凡是能一家一户经营的,就一家一户经营,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在农村的社会化生产中,又有许多事情是仅靠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办不了的,例如兴修水利设施、大型农业机械的购置、大型科研项目的组织等等,这就需要加强“统一经营”的作用。统一经营并不削弱家庭承包的自主权,而将为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有助于发展集体经济。其次,在产品的分配上,实行联产计酬,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就纠正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病,真正贯彻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顾晓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租佃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明清时期的租佃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永佃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异同?
3 . 20世纪80年代编辑出版的农业史料文献《关于农村工作问题座谈会纪要》中记录过:“1979年春,少数地方的农村社员开始自发隐蔽地实行包产到户。1979年3月国家农业委员会邀请七个省的农村工作部门和六个县的负责人座谈,议题中争议最大的是包产到户,争论的结果是规定除深山、偏僻的孤门独户外不许包产到户。”政府的该项规定
A.成为复原底层历史全貌的直接依据B.客观上使包产到户的范围悄然扩大
C.推动了农村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D.说明在突破发展中深化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4 . 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带,“大量闲散人口开始从土地中‘溢出’,在票据经济的禁锢下,他们无法进城,于是‘洗脚上田’,开始在城市之外‘村村点火,乡乡冒烟’,从事各种非农产业。”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广大农民迫切希望参加“一五”计划建设
B.计划经济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展开
D.包产到户使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5 . 1978年以前,我国人口流动很小。1984年开始,国家允许农民自带口粮在城市务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了人口在城乡的自由流动。这一变化
A.适应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消除了城乡间的差异
C.开启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D.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
6 . 下表为1978-1984年中国粮食、棉花、油料作物产量变化统计表(单位:百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78年1980年1984年
粮食304.77320.31407.31
棉花2.162.073.25
油料作物5.217.6911.91

A.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B.人民公社的撤销
C.土地所有权赋予农民D.城市改革的推动
2020-05-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安徽凤阳县1978—1981年粮食产量变化图。促使该县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完善了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B.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D.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0-05-10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齐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B卷)
8 . 毋庸置疑,我国经济改革成就巨大,家庭联产承包带来的是农村生产力的巨大释放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却暴露出愈来愈多的问题,如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些基层干部干预农民经营自主权的问题,农民进城打工造成土地抛荒等。这说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B.农村的生产关系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
C.农村的基层干部应充分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D.国家应采取行政手段严禁农村的土地抛荒
9 . 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变化(  )
A.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B.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
C.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2020-04-25更新 | 289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79年,在四川省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些县委书记认为,农村经济工作还可以搞得更灵活一些,给劳动群众的“小自由”可以放得更宽一些。许多经营项目可以包产到组,也可以包产到户、包产到人。只要思想解放了,认识端正了,办法会越来越多,路子会越走越宽。这表明
①四川已率先“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②农村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有所松动
③改革开放步入一个发展新阶段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思想得到解放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