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4 道试题
1 . 从1978年开始,农民开始承包土地,为期15年,到1993年又开始为期30年的承包期。同时,1984年颁布的修订《宪法》中明确规定了村集体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也就是说,中国的农村土地由国家所有变成了集体所有。这些举措
A.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说明土地承包是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C.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
D.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发生质的飞跃
2 .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农村“粮食长期短缺”的问题不仅得到解决,甚至先后出现了“卖粮难”“卖猪难”“卖棉难”等现象。这说明,当时
A.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B.粮食危机得到根本性解决
C.农民经营自主权急需扩大D.市场经济体制有待于健全
3 . 1978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约占农村总人口的30.7%。1985年比例下降到8%。当时我国取得这一成就主要是因为
A.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B.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C.设立了沿海经济特区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1-07-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82年1月1日,温州市首家股份合作企业苍南毛纺厂成立。苍南县钱库区李家车村在筹资创办李家车针织厂的基础上,扩大119股,每股出资600元,改名为苍南毛纺厂。其后其他地方也出现类似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开始发展B.国有企业改革正式启动
C.乡镇企业成为农村改革新动向D.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终结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并组织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变成先进的大规模的合作经济,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发展道路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19831月,中共中央发出《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文件,明确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此后,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到1983年底,实行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达到全国的农户的90%以上。

——杨树标等《当代中国史事略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社相比,其中的“变”与“不变”,说明其积极意义。
2021-06-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经济政策的调整是时代变迁的影,受制于诸多因素,又将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早期(15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圈地运动中,除了圈占大片土地作牧场外,还有一种形式的圈地是为了更有效地耕作而小块土地的圈占……始于18世纪晚期的圈地运动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法律框架内,议会通过圈地法令进行圈地的。(晚期圈地运动)变共耕的公地为大块相连的农场,以采用新的比较科学的耕作制度进行规模化经营。

——黄少安、谢冬水《“圈地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及其经济学解释》

材料二   国会于1938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为防止生产过剩,价格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材料三   真正的改革先锋不是国营企业,而是些落后的、被边缘化的群体。在这些“边缘革命”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变革是在中国济最为薄弱的环节农业中爆发。中国政府于1979年着手改善农业环境,然而真正意义上农业改革是自下而上展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业改革过程中极其重要,从长角度看,农民重新获得的经济自由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要重大得多。

——摘编自(英)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著《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推行圈地运动的目的。结所学知识,归纳圈地运动对英国工业化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内容,并指出罗斯福调整农业政策的实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重新获得“经济自由”的措施和“经济自由”的含义。
7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务院作出决定,粮统购价格从1979年夏粮上市的时候起提高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农机械、化肥等农用工业品销售价格,在1979年和1980年降低10%到15%.这一决定
A.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表明我国农业生产逐步实现机械化
8 . 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4073亿公斤,人均393公斤,接近世界人均水平。乡镇企业1987年产值达到4764亿元,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这表明我国
A.农村实现全面脱贫B.城市改革深入推进
C.农村改革成效显著D.人民生活根本改善
2021-06-2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民工潮”是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所形成的潮流。上世纪80年代起,每年农历正月前后,浩浩荡荡的民工大军南下北上,东奔西跑,铁路、公路车流如水,交织成一股逾月不退的“春运潮”,拍打着城市的门户,波及几乎全国各大城市。这表明改革
A.给农村经济带来了弊喘B.造成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C.培育了自由的农村市场D.激发了农民的生产潜力
10 . 2016年4月25日下午,习近平前往安徽凤阳的小岗村进行调研,因为此地是中国下列哪-事件的发源地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D.政治体制改革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