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使我们对进行全面改革增加了信心,也给我们进行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此可知,农村改革的成功(     
A.拉开了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序幕B.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D.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有些地方探索出农村股份制,即在不改变土地产权的前提下,以土地使用权或承包权入股,实行集约化经营而获取物质利益的经营制度。可见,农村股份制
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D.实现农村市场经济发展
2022-06-10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乡镇集体企业开始引进农业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实行所谓“五定一奖”的改革,即定人员、任务、资产、利润、消耗,超利润奖励。这反映出
A.企业所有权发生了转移B.农村改革最早开始启动
C.改革注重激发企业活力D.家庭责任承包制度推广
4 . 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制度。1985年1月,中共中央1号文件规定∶"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这项规定
A.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B.促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
C.完成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任务D.推动了农业生产市场化发展趋势
2022-02-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2年8月,义乌县委、县政府毅然作出一个大胆决策: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浙江义乌从“鸡毛换红糖”的小商品生意起家,十几年间发展到“华夏第一市”。这说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对外开放首先影响东南地区
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D.改革开放释放社会经济活力
6 .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着灯”。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经营和分配方式变化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C.农村生产工具的改变D.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7 . 据统计,1980年与1975年相比,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了674亿斤。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B.人民公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的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